西安人喜歡管人,鄰居吵架要管,鄰居的姑娘請假在家呆著要管,鄰居的兒子不在家居住要管,並要弄明白這都是什麼原因,要站在門房把自己的發現描繪描繪,很多的人圍著自己,自己便覺得意,而且會描繪得眉飛色舞。不隻是居民喜歡管人,甚至基層幹部也喜歡管人,他們並不完全以工作為己任,不過喜歡以管人為己任。在單位,他們要過問職員的戀愛和家庭,尤其對職員的離婚感到好奇,如果心血來潮,那麼還要管婦女的發型和服飾,甚至積極得要管例假了。對這些涉嫌侵犯隱私的行為,其竟以為是好意,豈不知在其好意的深處蠕動著一種拒絕承認人的自由的心理,這種心理來源於封建專製主義文化。自己不認為別的人是獨立的,往往便強加於人。強加於人,往往便以得到別的人的認可和讚賞為原則,別的人認可和讚歎了,自己才會安然。在一個價值標準多元的環境,當然是不會允許這樣侵犯人,但西安人的價值標準卻似乎表現為單一,要麼對,要麼錯,判斷是如斯粗陋,可謂醜莫大焉!實際上在對與錯之間,有一個廣闊的地帶。
在西安,一些小巷長著槐樹,老人總好在下麵打麻將,下象棋,老婆老漢都有,情調很是悠閑。老人走過一輩子了,應該是悠閑的,然而,並不是隻有老人悠閑,幾乎所有的西安人都很是悠閑。在門口選一塊地方,撐一個台球的案子,兩個人打,竟有二十個人看,笑聲一浪接一浪。在新城廣場,在鍾樓周圍,有壯漢常常在溜達,眼光迷茫,腳步緩慢,尤其是節日假日,熱鬧的大街處處有悠閑的人。食堂和飯攤比比皆是,餓了,隨時隨地都會找到用膳之所。這一切,給那些在西安出差或做客的人一種印象,認為西安人懶,他們驚呼,西安人逛完大街就在路邊吃飯,連灶都不開!接著便批評西安人髒,他們直嚷,西安人竟在白天掃地,大街小巷到處是灰土,就這樣生活啊!他們想西安是中國的古都,這裏應該是文明的,然而,作為中國古都的西安人,竟是這樣落後!對此,西安人並不以為然,西安人這樣回敬這種指責:天下哪裏都有懶和髒的,你們那裏沒有麼?不過,天下隻有一個西安,這裏有過十三個王朝!你們那裏呢?
誰都否定不了,西安是中國的古都,燦爛的唐代文明,就是在西安這地方呈現的,而且,在西安和它的附近,留下了人類進步的斑斑足跡。藍田人用手摘果,用手握石,使自己從猿脫離。半坡人以火煮食,並把魚的形象燒於陶罐,確實是偉大的創造。告別蒙昧社會和野蠻社會,過上文明生活,是由周人製造青銅器,秦人統一度量衡,漢人開設鑄鐵坊的時候開始的。王維作曲,李白詠詩,使者攘攘,胡舞翩翩,隻是這種文明生活的發展。毫無疑問,這是一種使人振奮的生活,想像之中,那是美好的。然而它畢竟是封建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輝煌。這種文明主要是由農民創造的,它依然帶有農民思維的印痕,此乃由那個時代的生產方式所決定。所以,古都有其崇高的曆史地位,但古都的文明卻是往昔的文明,而且唐之後,西安這地方的京兆地位就喪失了。文化是可以積澱的,不過積澱下來的文化,並不能順延為現代文明。隻有文化之中的精華,才能作為現代文明而繼續閃光。現代文明主要是指現代社會的一種進步狀況,它由這樣一些因素構成:科學技術的先進,工業的發達,貿易的活躍,開放性和民主性,特別是對人的承認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