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緣存在的時候,我們從父母基因那裏產生出來的身體,會隨著母親給我們的養分,慢慢變大。我們會一直吸收養分,隨著內在其他生物的越來越多,吸收能力越來越強,然後身體就開始有占有欲,靈魂開始從心髒的跳動占領,慢慢延續,一直占領身體外在。緣分具備了,就無限地膨脹了,一個人也像一個人了。
實際上作解剖看看,我們所有器官,從頭到腳,就連指甲縫,到處住著其他生物體,而我們隻不過是一個主導者,實際情況是,當它們組合起來的時候,緣存在了。
再接著解剖。手掌是我們的嗎?如果不小心手被割掉了,放在地上的手應該是你的,現在有人在那兒踩著、打著,你卻不痛不癢,跟你沒關係了,看起來好像又不是你的了。因為你的靈魂沒辦法通過你的神經係統掌控手了。一個人身體機能退化到最後,身體各個部位,包括心髒,靈魂離開時,實際上什麼都控製不了了,然後一切都結束了。那時候人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就像我們在夢裏麵看見一大群野生動物,有很多房子,還能看到大草原……我們夢到很多,非常壯觀,然而等我們醒來,夢境消失,夢中一切便不在了。做夢的因緣組合起來了,讓我們感覺很真實。但當緣分消失,因緣和合的力量就解散了,沒了。醒來後,我們發現自己是在臥室裏,而我們的大腦在某一種能力之下就可以存在這麼多的世界。
其實我們經曆的現實和夢境本無二別。《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有的一切都是夢幻,當因緣具足、因緣和合,夢境就是現實。我們現在隻是在做一場人生的大夢,生命終將逝去,而這一生就是一場夢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認為周圍的一切都是虛妄的,所以就想方設法抓住能抓住的。可是,當我們仔細觀察仔細去想,就會發現它是真的就像一場夢幻,到最後還是一場空。每個人到最後都隻是做了一場夢,差別僅僅在於:你告訴別人做了這些夢,別人判斷你做了個好夢還是壞夢。我們不能理解一個想抓住夢中財富的人,同理,我們這一生執著抓住的難道不也是夢中花、水中月嗎?
這一切最後變成空,就是諸法皆空。自我執著的身體空了,叫做“人無我”。外在環境、物體,所有這些執著到最後也不可能是真實的存在,這叫“法無我”。這兩種境界能夠都達到的,就是修行非常高深的人。如果有人問我們:人是真實的還是假象?如果我們隻說“我是無我的”,別人也許會扇你一個耳光——“看你有沒有在?”我們肯定覺得很痛,痛的時候就表示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現在很多人喜歡講禪和空性,很多時候是泛泛地談,實際上我們能夠悟到它嗎?不能。扇一個耳光,馬上就讓你不覺得這是空性,覺得這是真實的。這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證悟“空”的境界。
夢裏別人打我們,我們也會痛,但夢醒來時就覺得自己特好笑。這樣的境界是我們凡夫俗子做得到的:當有人扇你耳光,你痛了,過了這個時候,就會覺得沒必要執著,事情一過去,就是一場夢而已。來自別人的傷害、自我的挫折等,都像是我們挨了一記耳光,當遭遇時,我們覺得這太真實了;但如果我們解剖它,就像洋蔥一樣剝剝剝,剝到最後全沒了,那就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
能夠理解這些,我們自然就會了解佛教所講的“諸法皆空”。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像佛那樣用完全覺悟的境界來看待一切事物,但是我們有辦法如夢如幻地看待,像看待海市蜃樓那樣看待我們的生命。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裏說:“自集福德雲,何時方能降,利生安樂雨,為眾熄苦火。何時心無緣,誠敬集福德,於執有眾生,開示空性理。”意思是說,要到什麼時候,我才能從自己所修的福報雲中降下無量無邊的平安與快樂的雨水,來消除芸芸眾生在六道輪回中苦難的火焰所燃燒的折磨?什麼時候我能破除我執,證悟空性的境界,修持清淨的福德資糧,並對有緣的苦難眾生開示無我的空性真理?
我們希望自己做好夢,但不去執著夢裏的得失。生命當中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但不會為了它的得失而斤斤計較。有這樣的心態,我們的生命就會過得非常有趣了。
§§附錄 嘎瑪仁波切關於財富的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