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一隻看不見的手——談價格(2 / 2)

那麼,市場經濟為什麼就能夠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的需要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幾百年之前就有人回答過了,在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裏早就有所論述,他說市場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指引著人們。人們在進行商業活動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並不是促進社會利益,人們首先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是為了賺取利潤而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而人們真的去這樣做了的時候,那隻看不見的手卻神奇地指引著人們,客觀地起到了為社會服務的效果,將洗衣機、電視、微波爐送進我們的房間,將報紙、雜誌送到我們的門口,將麵包和牛奶送上我們的餐桌……

價格就是看不見的手用來指引經濟活動的工具,是價格指引著人們的商業行為。

亞當·斯密的這本《國富論》寫於1776年,他在書的扉頁上這樣寫道:“女王陛下,請您不要幹預國家經濟,回家去吧!國家做什麼呢?就做一個守夜人,當夜晚來臨的時候就去敲鍾,入夜了看看有沒有盜竊行為,這就是國家的任務。隻要國家不幹預經濟,經濟自然就會發展起來。”

價格在市場中起到了指揮棒的作用。當甲地的某種商品價格低於乙地的時候,馬上就會有信息靈通的人們將這種商品從甲地運輸到乙地,最後,當商人們從事這種販運活動的競爭使販運不能獲得更多的收益的時候,也就是這種商品在乙地的價格減去商人從甲地販運到乙地的成本與甲地這種商品的價格相等的時候,兩地的價格實現了均衡,這個時候商人們就會停止擴大運輸的規模,保持這個商品運輸規模……

每一種商品都是在這種利益的驅動下,自動地從甲地流入乙地,從乙地流入丙地,從丙地流入丁地……正是這種行為使我們的商品變得琳琅滿目,豐富多彩,滿足了人們形形色色的需求,實現了社會的供給。

就像著名的宋丹丹在小品裏說的那樣:你看我,渾身上下都名牌。我這鞋阿迪達的,褲子普希金的,衣服克林頓的,皮帶葉利欽的……要是讓我接著說下去的話,可能還會說出更多:看到沒有,手表瑞士雷達的,鋼筆美國派克的,領帶香港金利來的,轎車德國寶馬的,腰帶泰國鱷魚的……

還沒有完,也許說話的工夫,你和你的愛人正在吃著甜美的美國提子,而這串提子是美國某個農場的老婦人昨天才剛剛從葡萄架上摘下來的,而你們一會兒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看到的片子是美國的《拯救大兵瑞恩》,接下來到飯店吃飯的時候,你們要了一瓶紅酒,而紅酒是法國波爾多的梅多克幹紅,回到家裏看電視,電視機可能是日本索尼的,其中正在播映的是韓國的《文成公主》,接下來你們要睡覺了,可能你們還要做點什麼,會用到安全套,而它是美國傑士邦的……

你看,異彩紛呈的商品,在那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就這樣漂洋過海,翻山越嶺,克服種種阻力來到我們的餐桌上,穿在我們的身上,用在我們的手中,滿足著人們千奇百怪的各種需求。

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神奇之處,這就是那隻看不見的手的魅力所在,你感覺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