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洛耶爾島的狼和鹿——市場經濟與競爭(1 / 3)

1940年,美國國家公園接管了位於蘇必利爾湖上的一座小島,這就是洛耶爾島。

洛耶爾島是蘇必利爾湖上的一個綠色小島,島上草木蔥蘢,野鹿成群,生態環境優美,景色迷人。島上有一種高大的駝鹿,以島上的植物為食。但是由於缺乏天敵,隨著它的大量繁殖,這裏的植物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很多珍貴的樹木被駝鹿啃食殆盡,美麗的小島成了荒涼的小島。而隨著草、樹的消失,駝鹿也失去了生存所必需的食物,駝鹿數量迅速減少。昔日生機勃勃、樹木繁茂的洛耶爾島變成了一個死島。

怎麼改變這個小島的生態環境呢?生物學家光臨了洛耶爾島,他們經過認真的分析和考察,決定在洛耶爾島放養幾匹駝鹿的天敵——狼,來控製這裏的駝鹿。1949年嚴冬,幾名生物學家穿著厚重的棉衣,坐著雪橇來到了洛耶爾島。四匹在動物園長成的惡狼,經過冰凍的蘇必利爾湖湖麵,隨著生物學家悄悄地登上了洛耶爾島,開始在島上生存。

狼的到來的確使駝鹿在短暫的時期內陷入更危險的境地。植物越來越少,駝鹿的身體越來越孱弱,一些老鹿、小鹿和瘦弱的病鹿紛紛被狼捕食,狼的數量不斷增多,隻有少量健壯的駝鹿生存了下來,駝鹿的數量銳減。由於洛耶爾島駝鹿的減少,島上的植物隨之失去了巨大的威脅,島上的樹木、花草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機。這樣,隨著植物越來越茂盛,駝鹿的食物日益豐盛,駝鹿的數量又開始大量增多。駝鹿的食物越來越多,駝鹿的身體也越來越健壯,奔跑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於是狼捕食到駝鹿的機會開始減少了,那些瘦小的狼由於捕食不到駝鹿而逐漸餓死。

駝鹿的數量又開始迅速增多,島上的植物又開始減少,駝鹿的食物開始緊張,數量的增多開始趨於平穩,狼的食物隨著駝鹿的增加而獲得了滿足,數量又開始增多……狼和駝鹿此消彼長,此長彼消,島上的生態環境也隨之進入了良性循環。

駝鹿獨步洛耶爾島的時候,由於植物的匱乏,駝鹿麵臨著滅絕的危險;駝鹿的天敵狼的到來,不但沒有使駝鹿滅絕,反而使駝鹿和島上的植物都更加充滿生機。

為什麼呢?這就是競爭的作用!競爭使駝鹿、狼、植物都獲得了勃勃生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千古不變的叢林法則。其實叢林法則不僅適用於天然叢林,也同樣適用於現代社會的水泥叢林,是人類社會的普適法則,適用於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比如運動員長跑訓練,一個人在運動場上跑就不容易出成績,幾個人一起跑的時候,大家的成績一下子都提高了,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在運動場上有了參照物,有了競爭的對象。再比如,學校為了進行分層次教學,將學生分成快班、慢班,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這樣分班的確能使快班的學生得到額外的關照,但是卻使其他班級的學生因為沒有了參照物,沒有了領頭的,大家的學習成績都平平常常,沒有彼此的競爭,最後大家的成績都下降了。如果不分成快慢班呢,情況就不同了。哪一個班級裏都自然地形成了上、中、下三個層次,人們相互競爭,不甘落後,在這種效應的影響下,班級裏的學習成績都普遍提高。

因此,有時候我們為了使大家產生這種競爭的心理,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就要適當地將一個團體拆分成幾個組,然後根據各組的成績進行表彰,這樣常常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鯰魚效應”。

沙丁魚是歐洲人非常喜歡的一道美味。但是長期以來,由於沙丁魚在運輸中經常莫名其妙地死去,使很多販運沙丁魚的商人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也使人們的餐桌上很難見到新鮮的沙丁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