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二十幾歲,要懂得說話的技巧(1 / 3)

一件事情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應付一切的說話技巧。

做得精彩從說得漂亮開始

古代有一位國王,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牙都掉了。於是,他就找到兩個解夢的人。國王問他們:“為什麼我會夢見自己的牙全掉了呢?”第一個解夢的人說:“皇上,夢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親屬都死去,一個都不剩時,你才會死。”皇上一聽,龍顏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個解夢人說:“至高無上的皇上,夢的意思是,您將是您所有親屬當中最長壽的一位呀!”皇上聽了很高興,便拿出一百枚金幣,賞給了第二個解夢的人。

解說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一個會挨打,另一個卻受到嘉獎呢?因為挨打的人不會說話,受獎的人會說話而已。可見,會說話是多麼的重要。

說話的能力,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重視。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就高度評價過口才的作用:“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春秋時的毛遂自薦使楚,口若懸河,迫使楚王歃血為盟;戰國時的蘇秦憑借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東方六國,身掛六國帥印,促成合縱抗秦聯盟;三國時的諸葛亮出使東吳,舌戰群儒,終於說服吳主孫權和都督周瑜聯劉抗曹,而獲赤壁大捷。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也多次在談判桌上,以他那聞名世界的“鐵嘴”挫敗敵手,捍衛了祖國的尊嚴……無數的事實表明,好的口才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說,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取決於某一次談話,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在約束我自己的時候,曾有一張美德檢查表,當初那表上隻列著12種美德。後來,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我有些驕傲,這種驕傲,常在談話中表現出來,使人覺得我盛氣淩人。於是,我立刻注意這位友人給我的忠告,我相信這樣足以影響我的前途。然後,我在表上特別列上‘虛心’一項,以引起自己的注意。我決定竭力避免說直接觸犯別人感情的話,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確定的詞句,像‘當然’‘一定’‘不消說’……而以‘也許’‘我想’‘仿佛’……來代替。”富蘭克林又說:“說話和事業的進展有很大的關係,你出言不慎,跟別人爭辯,那麼,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幫助。”這是千真萬確的,一件事情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所以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應付一切的說話能力。

剛剛走出校園,好口才可以讓你獲得令人羨慕的職業。如果其他能力相當,誰口才好誰就是勝者。頻頻在電視中亮相的名嘴、主持人們,靠的就是伶牙俐齒。同時,也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引起觀眾的關注,贏得觀眾的擁護與喜愛。

二十幾歲的男人,擁有好的口才能使你善於與人溝通,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更多的好朋友。朋友就是你最可依靠的人脈大樹,是你潛在的巨大財富。

二十幾歲的男人在為事業打拚的同時,也一樣希望自己獲得美滿的愛情。好口才能夠使你吸引更多女性的目光,在異性麵前充分展示出成功男人的魅力。多一點吸引,也就為自己多添了一份機遇。機遇多了,愛情還會遠嗎?即使你已經有了愛人,那麼好口才又可以為你的愛情保鮮,讓你和她之間充滿歡聲笑語,在愛情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暢遊。

擁有了好口才,通俗一點講,就能讓你如虎添翼,在漫漫人生路上,你將會走得更順利、更輕鬆。做得精彩從說得漂亮開始,可以肯定地說,好的口才可以助你成就一個好的人生。

成功箴言

二十幾歲的男人,擁有好的口才能使你善於與人溝通,從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更多的好朋友。

說話也要看時機

二十幾歲的時候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當領導正為應付上級檢查而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你卻去找他談待遇問題,那你肯定要吃“閉門羹”,甚至遭到訓斥。掌握好說話的時機,才能提高辦事的效率。那麼,什麼時候與對方交談和溝通才算抓住了時機呢?

1.在對方情緒高漲時

人的情緒有高潮期,也有低潮期。當人的情緒處於低潮時,人的思維就顯現出封閉狀態,心理具有逆反性。這時,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讚頌他,他也可能不予理睬,更何況是求他辦事。而當人的情緒高漲時,其思維和心理狀態與處於低潮時正好相反。此時,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愉快,說話和顏悅色,內心寬宏大量,能接受別人對他的求助,能原諒一般人的過錯,也不過於計較對方的言辭,同時,待人也比較溫和、謙遜,能聽進對方說的一些意見。因此,在對方情緒高漲時,正是我們與其談話的好機會,切莫錯失良機。

2.在對方喜事臨門時

所謂喜事臨門時,是指令人高興、愉快、振奮的事情降臨於對方時。如對方在職位上晉升;在科研上攻克難關,取得重大成果;工作中成績突出,受到獎勵;經濟上得到收益;找到稱心伴侶、婚嫁或遠方親人來探望等。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對方喜事臨門時,我們上門找其交談,對方會不計前嫌,而且會認為是對他成績的肯定、喜事的祝賀、人格的敬重,從而也就樂意接受或歡迎你的到來,所求之事,多半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3.在為對方幫忙之後

中國曆來講究“禮尚往來”“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在你幫了他一個忙後,他就欠了你一份人情,這樣,在你有事求他幫忙的時候,他必然會知恩圖報。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他能做到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都會竭盡全力去幫助你。托人辦事的時機,我們是可以預先創造的。

4.在對方有和解願望時

倫理學原理告訴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具有“羞惡之心”。這種“羞惡之心”體現在與他人發生無原則的糾紛之後,會對自己的行為自覺地反省。通過反省察覺到自己的過錯之時,一種求和的願望就會油然而生,並會主動向對方發出一係列試探性的和解信號。這時,隻要我們能不失時機地友好地找對方談談,僵局就會被打破,雙方的關係也會重新“熱”起來。

因此,我們要善於捕捉對方發出的求和信息。例如,對方主動和我們接近、打招呼,與我們見麵時由過去的滿臉陰雲到“轉晴”,或者暗中幫助我們排憂解難等。這時,我們就應該及時投桃報李,以更高的姿態、更熾熱的感情與其交談。我們切不可視而不見,見而不說。否則,對方一旦認為求和試探失敗,和解的願望就會消失,誤解將會轉化為敵意,繼而出現嚴重對抗的局麵。

說話一定要把握好時機,時機對才能好辦事,時機不對就不要急於開口,要耐心等待機會,同時,好機會出現時切不可讓它溜走。

成功箴言

說話一定要把握好時機,時機對才能好辦事,時機不對就不要急於開口,要耐心等待機會,同時,好機會出現時切不可讓它溜走。

不要讓嘴巴比腦子轉得還快

大概沒有誰會挖空心思去得罪別人,很多時候我們得罪別人不是出於內心的,而是自己在語言表達上出現了偏差。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裏”,語言表達的一點偏差便會導致意義的離題萬裏。若想減少這種不必要的麻煩,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要讓自己的嘴巴比腦子轉得還快。

嘴巴比腦子轉得還快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智之才,脫口而出,出口成章,往往瞬間讓人拍案叫絕;另一種是說話不經過大腦而天資又有限的人,往往是出口傷人,有時會達到無法收場的地步。

前一種人是天才,這種人百裏挑一。後一種人卻是隨處可見,一抓一大把;他們說話不經過大腦,極有可能得罪別人卻不自知;等到明白過來後急著彌補時,往往是越急越壞事,到頭來好話說了一大堆,人卻得罪完了。

我們還是先看下麵這則笑話:

一剃頭師傅家被盜。第二天,剃頭師傅到主顧家剃頭,愁容滿麵。主顧問他為何發愁,師傅答道:“昨夜強盜將我一年的積蓄劫去,仔細想來,隻當替強盜剃了一年的頭。”主顧怒而逐之,另換一剃頭師傅。這位師傅問:“先前有一師傅服侍您,為何換人?”主顧就把前麵發生的事細說了一遍。這位師傅聽了,點頭道:“像這樣不會說話的人,真是砸自己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