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廣袤無邊的大沙漠之中,有一隻駱駝在艱難地前行。駱駝又餓又渴、又熱又累,很快情緒開始焦躁起來。
正當駱駝十分焦躁的時候,有一塊兒瓷片把駱駝的腳掌硌了一下,駱駝頓時火冒三丈,狠狠地踢了瓷片一下,腳掌也因此劃開了一道又大又深的口子,頓時,鮮紅的血流了出來,染紅了它腳下的沙粒。
駱駝一瘸一拐地向前走著,而隨著鮮血的流淌,駱駝更加沒有力氣。血的腥味引來了凶狠的沙漠禿鷲,它們在駱駝的頭頂上盤旋著,等著駱駝死去後飽餐一頓。
駱駝感到非常恐懼,它不顧受傷的身體勉強向前狂奔。可是,它終究因為失血過多,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死之前,駱駝感歎道:“我為什麼跟一塊小小的瓷片過不去呢?”
駱駝的死不是因為瓷片烙了腳掌,真正的凶手是駱駝自己,是它沒有控製好自己憤怒的情緒。這隻是一則寓言,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不是有人因一個小誤會與朋友絕交;也有人因別人的一句無心的口頭禪而大打出手……憤怒就像一個魔鬼,讓人做錯事。
所以東方的佛學認為,“嗔”是世人受“苦”的根因,它就像是潛藏於內心深處的心魔讓我們的人生不得安寧。所以一些佛經上說“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嗔恚”。所謂“一時嗔念起,火燒功德林”,就是指人發脾氣,就把所有的功德都燒光了怒氣,具有極強的破壞力。所以拿破侖·希爾說:“憤怒很容易讓人做錯事,會無辜地波及他人、傷害他人。”
我一直崇尚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待人接物,因為解決任何矛盾,用憤怒的話,結局很可能會以悲劇收場;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再大的矛盾也能圓滿的解決。
生活常常會給我們這樣一個教訓:憤怒常常讓我們做錯事。所謂的失手,大都是因為憤怒而失去心智,造成慘痛的後果。
為了新婚的妻子過得更好,結婚不久,丈夫就出了門。在外地就被一個老板錄用了。
丈夫在那裏一幹就是18年,在這18年中他沒有回家談過親,沒有休過一次假。一天,他對老板說:“我幹了18年了,我該回家了。”老板說:“回家可以,不過我有個想法,我給你錢或者我給你一個幸福的忠告,你從中選一個,你好好想想再給我答複。”三天後找到老板說:“我想要那幸福忠告。”老板提醒他說:“想要忠告,我就不會給你錢了。”可他還是堅持想要忠告。於是老板就給了他幸福的忠告。老板對他說:“不要讓自己生氣,要是控製不住,就不要在生氣的時候做決定,否則你以後一定會後悔。”老板接著說:“這裏有三個饅頭,兩個你路上吃,另一個等你到家後和家人一起吃吧。”
他離開家,離開深愛的妻子已有18年了,丈夫第一次踏上了歸家的路。
他走了好幾天,終於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小村,他站在山頭遠遠地望見了自己的家,屋子頂上正冒著青煙,還依稀看見了妻子的身影,忽然他的臉色一沉,原來他又看見了一個男子正伏在妻子的腿上,而自己的妻子正撫摸著他的臉。
丈夫的內心充滿了怒火,他想跑過去殺了這兩個人。這時,他想起了老板給他的幸福忠告,於是他停了下來。天黑後,他已恢複冷靜,雖然很悲傷,但已經不怒火了。他想:“我不能殺死我的妻子,我要離開這個家,在這之前,我想告訴我的妻子,這18年來我沒有背叛她。”
他走到家門口推開了自己的家門,妻子看到門口的丈夫,一下子撲到他懷裏。他狠心的推開妻子悲傷的說:“你為什麼背叛我……”
妻子吃驚地說:“什麼?我也一直忠心於你,我也等了你18年。”
他說:“那今天下午伏在你膝上的男人是誰?”
妻子說:“那是我們的兒子,你走時我就有了他,今年他已經18歲了。”
丈夫高興地走進家門,擁抱了自己的兒子。接著,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最後一個饅頭,他把老板送的那個饅頭掰開後,發現裏麵全是金幣,是他18年的工錢。
從此,一家三口過著快樂的生活。
憤怒的時候,人就很容易做錯事。就差一點點,故事中的男主角一樣就毀了自己的快樂人生,多虧是他讓自己冷靜一下,接受別人的忠告,才不至於做出出格的事。在我看來,成功者大都能自我控製。他說:“福特、洛克菲勒、愛迪生等這些人好像天生沒有脾氣,在和他們交往,總是一副溫和的樣子,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為什麼是在生氣。於是,他們的這種共性讓我開始思考,情緒控製會給我們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