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氣呼呼地罵了好半天,就是不說修房子的事。結果,又一場瓢潑大雨下來,終於把整座房子給澆塌了。
明知道抱怨於事無補,但還是在一個勁兒地抱怨而不說去努力地接受乃至改變。如此,不但憑空增添了不少的痛苦與煩惱,而且還會有更大的破壞作用。想想吧,如果生活中有兩撥人:一撥聽不見抱怨——批評沒有、閑話也沒有;另一撥充斥著抱怨——一會批評、一會閑話。一定要從兩者中選擇其一的話,你會選擇哪一撥人去交往呢?
可以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前者。原因也很簡單:在到處都充斥著牢騷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正需要一個“不抱怨的空間”!
不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時地遇上一些讓自己惱怒的事情,有時候甚至還會讓人目瞪口呆地歇斯底裏。但是,抱怨越是不願意,閉嘴就越難以忍受。每一個人都會麵臨抱怨難以自製的矛盾,誠然控製抱怨並非易事,然而若讓抱怨繼續下去就會傷人害己。許多關鍵時刻,一旦意氣用事、率性而為,其後果將難以預料。所以說,陷入“以怨養怨”的惡性循環之後,喋喋不休的抱怨隻會使得你的生活更加的沉悶。如此,就必須想出一個最適合調整自己情緒的辦法並形成習慣,從而盡最大可能地去控製自己的抱怨。
有一個小夥子,總會對一些看不慣的人和事大發抱怨。
這一天,正當小夥子又在怨氣衝天的時候,他的父親走了過來,拿給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當你抱怨的時候就釘一顆釘子在院子的圍欄上。”
第一天,小夥子釘下17顆釘子;第二天,小夥子釘下15顆釘子;第三天,小夥子釘下了14顆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釘子越來越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抱怨要比打下那些釘子容易得多了。
終於,有一天一顆釘子也沒有釘下,小夥子就趕緊跑去找父親。卻聽父親說道:“從現在開始,隻要你控製一次抱怨,就拔出一顆釘子。”
小夥子有些不解,但還是照著去做了。
過了一段日子,小夥子總算把所有釘下的釘子全都拔了出來。
這個時候,父親笑了起來,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欄上的洞吧,將永遠也不能回複到從前的樣子了。你抱怨時所說的話,就如同這些釘子留下疤痕,再多的對不起也無濟於事,那疤痕已無法抹去,傷痛也一樣存在,且真實的讓人無法承受。”
聽著,小夥子認真地點了點頭。從此,再也聽不到他的抱怨了。
有智者說:“思想宛如一塊磁鐵,它隻吸引它類似的東西,與你思想相左的東西是不大可能產生的,你的成就首先是在你的思想上取得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很好地控製並最終放棄抱怨,那麼你就必須學會憑借堅強的意誌力來替換自己的經驗。試想一下,如果你能夠把消極、負麵的情況當成是積極、正麵的機會,那麼你就對自己的生命取得了絕對掌控的權利。
在這裏,不妨按照心理學家說的那樣“訓練自己把杯子看成是半滿而不是空的”。何為“把杯子看成半滿而不是空的”?通俗一點來說也就:不再問“為什麼”,而是開始問“如何”。如果你注意一下自己抱怨時所說的話的語言結構,可以看到,你經常這樣說道:“為什麼我的父母不是富翁?”“為什麼老板沒有讓我晉升?”“為什麼我不能受到更多的訓練?”“為什麼我沒有做到?”“為什麼沒人告訴應該這樣做?”“為什麼我就找不到一個與我相愛的人?”
所有這些“為什麼”對你的影響力很大,它們足以牢牢地控製住你的整個心態和所有情緒,從而讓你把生命中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放在這樣的抱怨之中,如此長期以往就隻會加劇你對自己的無價值、無用的恐懼。現在比如說:你可以這樣問自己:“我如何才能做到?”“我如何才能讓老板給我升職?”“我如何能夠不受痛苦?”“我如何能夠發揮自己的特張和優點?”“我如何把以往的經曆變成一種獨特的力量?”等等。有道是:“有什麼樣的問題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當把“為什麼”轉變成“如何”之後,就能夠給你超過你所想象的更有建設性、更富愉悅的人生,當然你也會迅速地看到你的驚人轉變了。
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怨天尤己。從現在開始不要抱怨出身,不要抱怨環境。雖然無法改變生活,但是可以改變自己;雖然改變不了過去,但是可以努力改變未來。如果我們擺脫了“以怨養怨”的惡性循環,那麼我們也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希爾成功箴言
把我們心中的那盞明燈點亮吧,因為它會照亮我們心底的每一個角落,這樣我們就能做陽光的自己,盡情享受健康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