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戒不吃早餐(2 / 2)

目前大、中、小學生中不吃早飯者占1/4以上,這是因為晚上功課多、電視節目晚,睡得晚,起得也晚,所以免早餐成了常規,這對青少年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害的,因為青少年一天的活動以腦力勞動為主,腦細胞需要大量的氧和糖。人的大腦重量不到體重的1/40,但耗氧量卻占全身氧量的1/4,腦細胞需要的能量也特別多,而且大腦隻能利用血糖來供能。一般情況下,人到早晨,血糖較低,沒有早餐的補充,就隻能動用肝糖元或肌糖元。這時,人容易疲乏思睡、嗬欠不停、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記憶力低下,如果腦細胞經常處於這種低血糖水平工作狀態,將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

3、吃好早餐

年輕女性因為上班,起床又晚,往往來不及弄早餐。有些則是基於愛美怕胖,而幹脆不吃早餐。台大醫院內科醫師王正一說,為了美麗而不吃早餐,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不吃早餐不但傷腸胃,而且容易“衰老”,從醫學觀點來看,不吃早餐,會使皮膚變得幹燥、易皺、提早老化,而且早餐與前一天晚時間相距太長,胃壁很容易受腐蝕,而造成潰瘍。王正一表示,想減肥的女性,寧可選擇不吃晚餐,早餐絕對省不得。你知道相撲運動員為什麼都很胖嗎?原來他們一早起來就練功,練功結束後才開始吃早飯,實際已近午餐。如此長期形成一天兩餐,吃飯次數減少,空腹時間變長,每餐的飯量自然增多,處於饑餓狀態的胃腸有消化吸收能力必須提高,吃進去的食物幾乎全被吸收利用。相撲運動員就是利用這種方法來使自己的體重增加,如果有人想用不吃早飯的辦法減肥,那將適得其反。

因此,不少人為了減肥不吃早點,少睡覺、多活動……但往往收效甚微。根源就在於不知道早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有人曾做過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兩組人進食同樣的食品,一組是在是在早晨七點進食;另一組則在晚上六點進食。兩組人一天就吃這一餐。結果是:早晨進食的人,體重逐漸下降;晚上進食的人,體重不斷增加,而且不論男女結果都一樣,一般情況下,人們白天尤其是上午工作量比較大,人體消耗熱量比較多;而晚餐後一般活動較小,消耗的熱量自然也很少。因此,早餐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的食品,要吃得好,午飯要供給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饅頭、粥)為主的足量食品,吃得飽;而晚餐則宜吃清淡少油膩的飲食,而且要少吃,以七成飽為宜。英國一項大型調查顯示,早餐缺乏蛋白質會導致一天中精力不足,所以早餐不僅僅是吃碳水化合物,還應吃點肉。

一日三餐的正確分配應是:早餐占全日餐量的30%—40%,午餐占40%—50%,晚餐占20%—30%。晚餐的食品所含熱量不超過全天所需的30%為宜。如能在午、晚餐中,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和粗纖維的蔬菜,既能幫助消化,防治便秘,又能供給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防止動脈硬化,改善微循環,可謂一舉多得的科學進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