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之後,“電懋”老板陸運濤遇空難,左派電影機構遭受政治上的重創。而邵逸夫的清水灣影城在這一年建成,各路人馬齊聚旗下,邵氏公司在香港再無強大的競爭對手,一時風光無限,獨霸香港影壇,無人敢與爭鋒。
這時的邵氏,每年要出品幾十部電影。邵逸夫坦率承認,達到這個數量,需走“抄襲”之路。也就是參考借鑒國外影片或者舊中國三、四十年代影片,甚至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影片精華和創作思路。對此,邵逸夫從不諱言,他說:“我們哪兒有那麼多的故事和小說改編成劇本?哪來的時間和金錢去創作?”抄得像模像樣,可能是一部賣座的片子,最怕抄得不三不四。
事實上,當時香港各電影公司拍的許多影片,也多是國外影片或中國傳統影片的翻版,一個“梁祝”,就有十幾個版本。隻是許多片商沒有邵逸夫的坦誠。
但即便是模仿,也有山窮水盡之時。邵逸夫每天沉浸在電影裏,對電影的市場走向最為敏感。當時,香港影壇仍是邵氏帶動起來的黃梅調天下,但是,物極必反,久盛必衰,這是鐵的定律。邵逸夫意識到,無論是話劇式國語片還是黃梅調國語片,此時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那麼,邵氏公司下一步,應該走什麼戲路呢?
對於電影市場的把握,沒有人能夠超越邵逸夫。他在反複比較、權衡、研究之後,把目光投向了武打片。
其實,武打片在中國的曆史由來已久。早在電影這一事物進入中國之初,1905年,中國最早的電影製作人任景豐,就請來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拍攝了譚鑫培先生的拿手戲《定軍山》。主要為“請纓”、“舞刀”、“交鋒”等幾個片斷,都為武打動作,不妨將此劇定性為武打片。
邵氏兄弟涉足武打片同樣很早。1925年底,天一公司即拍攝了《俠女李飛飛》,可算作中國第一部武俠片。真正掀起武俠片高潮的是稍後的1928年,明星公司根據一部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成電影《火燒紅蓮寺》,連續拍了18集,使上海影壇一時成為“火燒片”天下。
但是,那個時候的武俠片,大多改編自神怪功夫小說。內容荒誕離奇,脫離生活實際,都是些神功奇術。所以到30年代初,武俠片熱漸漸退潮,影壇上很少再出現武俠片的身影。但這短短幾年間,各公司共出品了250多部神怪武俠片,占當時影片總數的一半以上,可見其影響之大。
由上海來香港的著名導演洪仲豪,見到神怪武俠片因過於荒誕而失去了市場,決定拍攝一部突破神功注重真功的武俠片。他發現,觀眾對行俠仗義的情節、精彩的武打動作,還是非常歡迎的,隻是對嚴重脫離現實的情節不以為然。所以在1938年,洪仲豪拍攝了由著名粵劇演員馬師曾主演的《方世玉打擂台》,之後又拍攝過《火燒少林寺》、《大鬧三門街》、《瓦崗寨》等武俠片,可以稱得上是香港武俠片的鼻祖。
1949年,香港《工商日報》連載了朱愚齊的武俠小說,以黃飛鴻為主角。黃飛鴻是一個集中國傳統武術於一身的英雄人物,香港導演胡鵬從中找到了靈感,於是與好友吳一嘯一起,將小說改編為劇本,並進行拍攝。此片由新加坡電影商溫伯陵投資,關德興主演。劇中黃飛鴻行俠仗義時所施展的拳腳,深深迷住了香港觀眾。截至1959年,10年間以“黃師傅”為主人公的電影,共拍了68部,整個港島幾乎成了黃飛鴻的天下,成為電影界的傳奇。
但是,到了60年代,香港武俠片漸漸被觀眾厭倦。那種打打殺殺,大多千篇一律,且全無套路,缺少內涵,久了,觀眾對此就失去了興趣。
邵氏公司並沒有因此受到衝擊。多年來,公司的主打產品都是黃梅調歌舞國語片,因為廣受歡迎,票房可觀,邵逸夫未輕易想改弦易轍,而是將黃梅調片一路拍下去。
當其時,李翰祥離開了邵氏,到台灣另立山頭,創辦自己的公司。邵氏的黃梅調國語片,始於李翰祥,亦盛於李翰祥。似乎隻有在李翰祥手中,黃梅調片才能煥發出自己的光彩。李翰祥走後,邵逸夫令其他導演繼續把黃梅調片發揚光大,但事與願違,邵氏的黃梅調片自李翰祥走後,再也沒有掀起過觀看熱潮。
這時,以看電影作為主要工作的邵逸夫,從一部影片當中看出了邵氏的出路所在。
這部電影就是《雲海玉弓緣》。
說到《雲海玉弓緣》,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日本電影。日本電影最初傳入中國,是憑借亞洲影展。亞洲影展創辦於1954年,其前身為東南亞電影節,由日本的大映公司發起,目的就是要將日本片打入亞洲,使亞洲各國認可、接受日本電影。亞洲各國電影商都踴躍參加這一盛會,而日本電影果然也因此被亞洲觀眾廣泛認識。
最早得到華語觀眾認可的日本電影,便是日本武士片。1955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拍攝了日本武士片《七武士》,於1957年在香港上映,很受觀眾歡迎,掀起了不小的觀看熱潮。此後又有增村保造、稻垣浩等導演的影片進入,使日本電影憑武士片真正打開了香港市場。
邵逸夫作為職業電影人,接觸到的日本影片自然更早也更多,眼光也更為專業。他尤其關注日本武士片,因為武士片在日本電影裏最受觀眾歡迎。邵逸夫認為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本來就由中國傳入,所以日本的武士片與中國的武俠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對日本電影評價很高,因為日本作為當時亞洲最為發達的國家,電影製作水平也走在亞洲同行的前列。較之同一時期粗製濫造的香港武俠片,日本武士片電影的質量,要精良得多。邵逸夫曾經感歎:什麼時候香港的武俠片能拍到日本片那樣精致,一定好賣。
日本的經濟、政治環境,民族文化,均不是當時的香港可以比擬的,所以邵逸夫也隻是說說,並未付諸實施。他仍然守候著他的黃梅調國語片陣地,在這一領域內做到最好最強。
但李翰祥的離開,以及黃梅調國語片的泛濫,令邵逸夫意識到,這一領地可開發利用的資源已經不多,陣營正在縮小,而觀眾的口味也正在悄悄發生改變,對黃梅調片漸漸膩煩。
這時,他看到了《雲海玉弓緣》一片。這部影片是1965年,長城電影公司根據梁羽生的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由張鑫炎導演,傅奇、陳思思主演。一向以“表現工農兵、為政治服務”為宗旨的左派電影機構,這一次另辟蹊徑,捷足先登,在沉寂許久、被觀眾稱為總拍“爛片”之後,在香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向冷淡左派電影的香港觀眾,開始追看此片。
邵逸夫注意到,《雲海玉弓緣》從內容上吸收了不少日本武士電影的精華,使普通武打片具備了比較深厚的思想內涵,製作也相對精良,杜絕了武打片慣有的粗製濫造。邵逸夫特別注意到,片頭顯示演職人員字幕時,打上了“武術指導”四個字。這令邵逸夫大受啟發,意識到武俠片裏的武打動作,不能夠胡打一氣,而是有套路、有規矩的,演員不僅要聽從導演的調遣,還需服從武術指導的安排。
左派電影機構,由於政治因素,不可能沿此套路走下去,在市場上對邵氏公司完全構不成威脅。邵逸夫非常清楚這一點,他看完《雲海玉弓緣》,敏銳地意識到,邵氏的新出路,也許就在這裏。他請來鄒文懷以及邵氏其他上層決策人物,一起再看這部《雲海玉弓緣》,看完之後對他們說:“我們的黃梅調可以冷一冷了,搞武打片。”
但是,這一次的轉型,不同於最初天一公司拍攝《俠女李飛飛》,隻需個故事梗概便可以開拍,對細節、動作全無要求。此時的邵氏公司,口號是“邵氏出品,必屬佳作”,大製作、精製作是其宗旨。邵逸夫更從日本武士片中得到啟發,認定隻有製作精良,才能贏得市場。但是,這就要求必須有一個真正懂得、深度把握電影的人,來統籌全局,調度安排,就如同李翰祥之於黃梅調國語片。
此時,邵氏旗下導演無數,有許多是執導過優秀片子的著名導演。但是,邵逸夫經與鄒文懷商量,最後卻把眼光落在了邵氏的二線導演張徹身上。
張徹加盟邵氏,得益於邵逸夫對一切電影信息的關注。邵逸夫平時除了在試片室觀看電影,對報紙上能夠看到的一切關於電影的文章,也都非常留意。他對這些文章都會認真閱讀,認為有道理的,還會反複研究,以便從中了解電影市場需求、觀眾反應等信息。邵氏公司是香港電影業的龍頭老大,報上自然也經常會出現有關邵氏影片的信息,無論是褒是貶,邵逸夫一律仔細閱讀,認真對待,虛心聽取社會各界對邵氏電影的意見,以便能不斷地調整改進,更好地適應市場與觀眾。
在所有這些報紙中,邵逸夫比較看重《新生晚報》。因為《新生晚報》辟有一方影評專欄,專門就香港影壇的各種現象,發表各自的意見。慢慢地,邵逸夫注意到一個署名“何觀”的影評人,經常在《新生晚報》上撰文。這位“何觀”不同於其他人,在那裏胡亂八卦一氣,隻為噱頭。何觀似乎很有思想,看問題準確而深刻。他的文章觀點犀利,見解獨到,在談到邵氏電影時,其品評往往一針見血,非常到位。他曾經態度明朗、坦誠直率地批評邵氏影片缺少陽剛之氣,邵氏公司是女明星天下,風格總以陰柔為主,長此以往,必致公司發展不平衡。他還以美國好萊塢作為例證,以事實說明男女比例均衡的必要性。他說,好萊塢有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等著名女星,但也有柯克·道格拉斯、史蒂夫·麥奎那樣舉世聞名的男影星,而不是像邵氏那樣,隻捧女星,忽視男星。
邵逸夫看著這些文章,對作者非常讚賞。當然,作為電影公司的老板,他比普通人——比如這位“何觀”,更清楚香港電影業的發展趨勢,更知道什麼才是一家電影公司所應該重視的。邵逸夫當然知道男女星均衡的重要,但畢竟香港不是美國,邵氏也不是好萊塢。在香港,電影尚有其局限性,觀眾對一部電影認可與否,一定程度取決於對女星是否喜愛。
但是,邵逸夫知道,文中所提到的,確是電影發展的大方向。他覺得這個“何觀”談得非常懇切,非常客觀,不由對作者發生了興趣。邵逸夫派鄒文懷去打聽,“何觀”何許人也。鄒文懷曾在報業幹過多年,因此不費吹灰之力,很快即打聽出“何觀”的來曆。
“何觀”真名張徹,本名張易揚。1923年生於浙江青田。張徹本是一位文化官員,曾任“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秘書,此前還曾在張道藩先生主持的“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工作過。張徹本有條件從政,有望在仕途飛黃騰達,50年代,他在台灣認識了蔣經國先生,兩人過從甚密。但張徹文人氣很濃,對官場、政治全無興趣,而對電影、戲劇非常熱愛。張徹是台灣第一部國語片《阿裏山風雲》的編劇,並與張英一起,導演了這部影片。由他撰詞的主題曲《高山青》,是十分經典的歌曲,被傳唱至今。
大才子張徹改名“何觀”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實屬無奈。1957年,女明星李湄在香港成立了北鬥影業公司,邀請張徹從台灣前來,編導影片《野火》。這部影片由李湄和高原主演,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黑白文藝片,1958年4月在香港上映,反應平平。但影片雖然沒火,張徹卻因此出了名,因為這一場戲,張徹被與緋聞攪在了一起,當地媒體有“李湄在台灣找個小白臉做導演”等等不堪言論。這類事情,向來傳得最快,一時大街小巷鬧得沸沸揚揚,令張徹非常被動,給他帶來不少麻煩,弄得他在香港幾乎無立足之地,更不要指望再有人請他去拍電影。
但張徹性情坦白。他雖在香港被指責議論,卻始終相信“清者自清”。他完全可以回台灣,但他偏偏選擇在流言蜚語中留在香港。他知道,如果他在這個時候退縮,所有一切無中生有的緋聞就都成了真的,等於不打自招。
但在香港待下去,卻不可能再從事他喜歡的導演事業,這個時候,不可能再有人請他拍電影。於是他隻好隱姓埋名,改用“何觀”、“沈思”等名,在報紙上發表影評文章。張徹熟悉電影,對問題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他的文章很受歡迎,尤其受到電影界的關注,最終引起了邵逸夫的注意。
張徹與邵逸夫的初次見麵,是在1960年。鄒文懷在邵逸夫的指示下,將張徹請至公司。邵逸夫對張徹關注已久,如今想親自見一見他,當麵聽一聽他對香港電影的建議。
寒暄過後,邵逸夫即就張徹撰文提到過的“邵氏專捧女星”,與張徹探討。張徹並不謙虛,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對邵氏所存弊端,一一道來。他提醒邵逸夫,邵氏公司這些年捧紅了大量的女星,卻缺少與之相對應的男星。張徹一一列舉人名:從早些的林黛、李麗華、尤敏、樂蒂,到近期比較活躍的丁紅、林鳳、鍾情、歐嘉慧等人,俱是女星。
邵逸夫暗暗點頭,感到此人不是在空口說白話,而是確實對邵氏公司的影片和演員,都十分熟悉。可見此人對電影是關注和了解的,說的都是內行話。邵逸夫不由鄭重起來,就許多電影上的問題與張徹探討。
張徹本是性情中人,對電影一行又十分熱愛。見邵逸夫以誠相待,自己也就開誠布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談了許多關於電影的想法與建議。他繼續針對邵氏注重捧女星一事,與邵逸夫爭論。他認為雖然女星更能夠博得觀眾喜愛,帶動一部影片的票房,但優秀的影片,絕不是靠臉蛋和身材取勝的。一個好的製片家理應引導觀眾的審美取向,應根據劇本、劇情,來確定在這一部戲中側重捧男星還是女星。
邵逸夫心中自有分寸。他隻是個商人,沒有義務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去引導觀眾的審美,他隻需迎合觀眾的審美情趣,使觀眾喜愛他的影片,就可以了。
但邵逸夫並不辯駁,他知道張徹是一個藝術家,自有他的立場和考慮。邵逸夫隻是笑著問道:“誰說邵氏沒有男星?陳厚、趙雷、嚴俊,不都是邵氏培養起來的嗎?”
張徹絲毫不留情麵,直接說:“他們不算。他們溫柔有餘,陽剛不足,都是些小生型的。他們的存在,隻能為了配合和襯托女演員。邵氏的影片脂粉氣太濃,以致陰盛陽衰,讓男影星也沾染了女人氣。”
邵逸夫沉思片刻,說道:“或者,今後可以招聘一些有陽剛氣的男影星?”
張徹打斷了邵逸夫:“這不是影星本身的問題,而是邵氏的劇本,一開始就是為女星量身定做的。以女主角為核心設計的戲,男主角自然隻能圍著女主角轉,成為陪襯紅花的綠葉。若想改變這一現象,必須從劇本開始,寫劇本時,就要考慮到男主角的戲份。”
接著,張徹提起了邵氏的武俠片《天下第一拳》。這部影片由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是邵氏的第一部武俠片。不用張徹提醒,邵逸夫自然知道,那部影片拍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這部他們自認為糟糕的影片,卻在美國掀起了觀看熱潮,一度成為美國當年最賣座的七部影片之一。當時美國的三百多家影院同時放映“第一拳”,使邵氏不得不加緊趕製出一千份拷貝,否則根本不能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而且,這部影片在美國上映之後,讓中國功夫在國際上聲名顯著,且高深莫測。據說,此片在美國放映之後,美國一下多出幾萬個武術團體,來傳播中國功夫。那個時期,美國人日常對話時,出現了一個新詞:gong fu。
張徹認為,一部拍得並不理想的影片,能在國際上如此賣座,除去中國文化的魅力,還顯示了一種兆頭,即武俠片和功夫片,一定大有市場。
這番話正對邵逸夫的心思。他也已經發現,邵氏的主打產品——黃梅調國語片,已經走向鼎盛。但一切事物都是盛極而衰,有必要先行設計好另外的路,而武俠片,未嚐不是方向。
張徹笑著提醒邵逸夫,如果再拍攝武俠片,不能像《天下第一拳》那般粗製濫造,否則不會永遠有那樣的好運氣。
經過此番會晤,邵逸夫極為欣賞張徹的銳氣和才氣,事後,他委托鄒文懷向張徹轉達自己的意思,聘請他擔任邵氏公司編劇部主任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