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緊張點啥?外人莫知!
唉,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正好在一年之前,他為作家社鵬程的長篇小說《保衛延安》寫了一本評論小冊子,列為上海文藝出版社的“讀書運動輔導叢書”之一。那時候,他做夢也不會想到,這本書評小冊子會給他惹了大麻煩!
為什麼呢?《保衛延安》中作為英雄人物之一加以塑造的,不是別人,正是彭德懷!
在中共八屆八中全會公報發表之後,姚文元重讀自己一年前寫的那本小冊子,臉色都變了。
那本小冊子,印行了八萬冊。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印著他的評論:
“彭總的特點是極其沉著、鎮定、冷靜。……他對敵我情況了如指掌,能在似乎是最危急的時候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把敵人引向滅亡。……彭總的判斷是明晰簡單的,隻有幾句話,但包括了一切最根本的東西。
“……敵人的主力被彭總巧妙地引向綏德地區,蟠龍鎮這個老巢成了一個孤立的據點。
“……他好象掌握了啟發人思想的鑰匙,很簡單的幾句話,便會使你思想一下子變得很明朗,事情一下子變得很清楚。
“就是在情況最緊急的時候,彭總也沒有任何衝動。……在沙家店九裏山擺下戰場,把敵人全部消滅,取得了在西北戰場上有決定意義的偉大勝利。
“但彭總不但是一個天才的無產階級的軍事家,而且是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治家。……彭總身上那種巨大的精神力量,這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的精神力量。……我們感到彭總純潔的黨性,在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的鐵一樣的革命毅力,在戰略上根本藐視敵人,有毫不動搖的勝利信心;在具體的戰役中又非常周密地一線不苟地檢查各項具體的準備工作,置敵人於嚴密的天羅地網之中。……”
在小冊子的結尾處,姚文元又一次熱情洋溢地歌頌彭德懷:
“現在彭總正屹然站在世界地圖旁邊,嚴密地注視著帝國主義的動靜;……隨時準備把敢於發瘋的敵人送進墳墓裏去!”
小冊子出版才一年,彭總就迅速“貶值”,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一下子“貶值”為“反黨集團”的頭子!
就在各單位都學習中共八屆八中全會公報的那些日子裏,姚文元步入上海新華書店,還看見書架上放著他的那本小冊子!他,頓時觸目驚心,趕緊走開了……
《保衛延安》被停止發行了。
幸虧姚文元已是頗有名氣的“左”派,沒有人給他“上綱”,總算躲過了一道難關。
倘若不是因為在一年前寫過那本小冊子,姚文元定然會來一篇《〈保衛延安〉為誰唱頌歌?》之類的“批判”文章。
不過,六年之後,他畢竟還是寫了——《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好在那時他寫的小冊子差不多已經從人們的記憶屏幕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