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十五(2 / 2)

眾人喜不自勝,心內都想著冬可以吃到熱食,可算是成了。

不過立個廚房,怎麼如此難。來話長。先皇當政時災年甚多,幾次戰亂都是持久戰。當時國庫空虛,先皇便帶著後宮妃嬪一起布衣粗食倡導節儉,王公貴族們以帝王為馬,也不那麼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大部分勳貴宗室都跟風取消了廚房。一直到本朝,朝廷修養生息多年,國庫也有了進賬,如今的皇帝姬正也不想一直清苦下去,那些一二等的王爺府國公府以及九卿之家便都恢複了廚房。

王氏前幾年回娘家之時,看到家中幾個主院都添了廚房,哪個主子想換口味吃點新鮮的花樣方便得很。可是跟老太君提了好幾次,要求都被打了回來。如今老太君點了頭,她不免覺得自己居功甚偉,給大家都謀了福利,頓時驕傲得像一隻孔雀。

老太君拾起身邊的拐杖,在地上重重敲了兩下,“都不懂我的心啊,我老婆子倒成了這個惡人。你們以為跟著那些世家高門比著吃穿用度,咱們侯府就能上那世家碟譜。算了算了,事已至此,你們自己看著辦吧。”老太君自持家之後,一直致力於為安平侯府去汙名添書香,對於聖意,憑著閱曆和見識自認還能摸到幾分。奈何侯府這些人隻顧一時享樂,都是目光短淺之輩,心頭不免涼,便想打人走了。“你們可還有事,沒事去臥薪齋看完老侯爺就散了吧。”

曼煙算是看出點眉目。聽祖母的意思,這廚房不止是家事。以後大廚房輕省,隻用做大鍋飯和祖母這邊的,其他主子估計都在自己院子裏吃廚房。各院出入采買的人大大增加,府裏的門禁就不好了,萬一有那私自夾帶進出的,這內院可就熱鬧了。不過有個廚房確實方便,她又可以給丫鬟安排新任務了。

老太君的話完,眾人有些尷尬,都去瞧王氏的臉色。一向王氏都是最先離開,今倒是沒話。意外的是向來寡言的孟氏開口了:“老太君,兒媳有一事稟報。”孟氏不敢看老太君的眼睛,聲如蚊蠅:“老太君,兒媳怕是管不了針線房了。”

孟氏是侯府三房的正室,一貫唯唯諾諾,既得聽老太君的,也得聽王氏的,在這個家裏算是最沒地位的正室。這個時代,女人活得不夠滋潤,大半原因是因為男人不夠給力。跟二房的情況恰恰相反,三房的老爺傅季文是個白身,其生母是從前常姨奶奶身邊的丫頭,名叫翠屏。翠屏生下孩子當即就大出血死了。老太君那時候上有婆婆,側有常嬌,自己的日子都難過也顧不得這個庶子。傅季文就一直由乳母帶著,大了才跟在大哥二哥身後東跑跑西混混。所以三老爺傅季文既沒有娘疼,也沒有爹愛,性子又老實木訥,能平安長大已經算是菩薩保佑。老太君掌家後給了他一間鋪子讓他管著,這才有了點正經庶務。三房的日子緊巴,後來就又點了孟氏管針線房。這才讓三房的麵上好看了一些。

老太君麵若冰霜,“是何道理?你來我聽聽。”

孟氏羞愧道,“兒媳無能。”接著一味不言不語。

老夫人瞄了王氏一眼,很是惱火,“都去臥薪齋吧,我乏了。”著便讓傅曼煙攙扶著,往內室走去。

眾人出門往北,走了一段路,王氏睨了孟氏一眼,“回頭我給二老爺一聲,讓他給鬆哥兒找個書院,不過你要知道,肯定不能跟碧水書院比了。”

孟氏恭敬地低頭道,“多謝二哥二嫂,讓你們費心了。”

一行人以王氏為,又浩浩蕩蕩往臥薪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