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墨香齋(2 / 2)

秦廣兩年前離京辦事,中途無故丟了性命,皇上便提了當時的雪花衛指揮同知穆甫仁為新任指揮使。秦廣去世之時,年僅十三歲的秦徹正循著義父的教誨,在雪花衛裏做一個嘍囉。秦徹本是讓他在雪花衛底層先浸泡幾年,以便增強武藝,同時積攢些人心資曆,等時機到了再為他申請有品的實職。時移世易,如今秦廣化為一抔黃土,秦徹已是一介布衣。

最近因為洛京竹筒筆的風潮,秦徹每都會來“墨香齋”坐片刻。聽何安完請求,他那張冰山臉難得的流露出一絲困惑。何秉心卻是按捺不住直接問,“那個丫鬟真的這麼?”

何安道是。

秦徹聽何秉心過竹筒筆之來龍去脈。是那個丫鬟提出設想,“墨香齋”才簽下了那個木匠,讓他帶領整個作坊的匠人製作竹筒筆,才有如今的盆滿缽滿。最為難得的是,因為這個奇思妙想,木匠才會找何家灌墨,何家墨坊的老師傅才想到墨汁可以稀釋,最後才打破了持續數百年寫字必須研墨的規矩。這是個絕對的創舉,提出這個設想的人一定不是尋常人。沒有竹筒筆的設想,就沒有墨汁的出現;而墨汁,可以改寫整個大豐朝的書法史。

如今京城的貴族子弟紛紛求購這種叫“竹刀”的筆。竹之韻清香襲人,竹之品清瘦有節。“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文人們誰不希望自己有竹之風骨呢?“墨香齋”如今的生意十分火爆,除了原本的墨錠墨丸,又添了文房四寶中的另一樣——筆,而且是獨此一家的竹筒筆,何家往後的路更寬更廣了。正因為如此,何秉心自內心地感激,才叫何安送了銀票給拂塵,並且許下承諾。但他沒想到,這個承諾兌現的時機來得這麼快,快的讓何秉心有些不舒服。

秦徹問道,“她的主子是誰?”

何安回答,“她叫拂塵,是安平侯嫡女、侯府三姐身邊的丫鬟,不過她是侯府老太君派她來的。三姐年方八歲。”

秦徹抬了一下眉毛,“可有派人查實?”

“有。她最近都在老太君身邊侍候。”

秦徹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什麼。何秉心道,“梧州馮家是書香門第,馮老太君想出來這個竹筒筆倒是很有可能。不然,一個八歲的姑娘能想得出,豈不是多智近妖了?”

秦徹又問,“老太君可有推薦何人入碧水書院?”

何安立刻回答,“是侯府三房之子。”

秦徹這才點了一下頭,對何秉心道,“以何府的名義寫封推薦信,拿一張你的名帖,讓她帶走。”

拂塵帶著東西滿足地離開。秦徹目送她離去,麵無表情地叮囑了何安一句,“以後她再來,遞話給我。”

何安不敢多一句地應了。這個祖宗,話老是幾個字幾個字蹦,生怕多了長肉似的。明明隻有十五歲,怎麼那麼讓人膽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