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中國古代海盜(4)(2 / 3)

但是,盛極必衰,由於鬆浦隆信在通商的同時允許歐洲人布教,使平戶本土的佛教徒對歐洲外來的宗教越來越不滿。隨著平戶天主教徒的不斷增多,對此十分反感的平戶佛教徒們開始不斷尋釁滋事,而領主鬆浦隆信則表現得優柔寡斷、絲毫未加幹涉,導致雙方的對立情緒日益加深。永祿四年(1561)八月,一些葡萄牙水手與平戶町民發生激烈衝突,結果葡萄牙船長及以下十四人被殺,釀成了最初的涉外暴力事件。在國內壓力之下,鬆浦隆信不得不逐漸將一些葡萄牙傳教士驅逐到領外。

鬆浦隆信的裁決令葡方大感不滿,葡萄牙的布教長托雷斯憤怒地斥責鬆浦隆信背信棄義,開始勸說葡萄牙船隻不要再停靠平戶港,斷絕了與平戶的貿易往來,轉而南下前往大村氏領內的橫瀨浦尋求通商機會,這讓大村純忠大喜過望。

大村純忠非常痛快地答應了葡萄牙人的開港要求,並提供了相當優厚的條件,他將橫瀨浦港口周圍三裏範圍之內的土地和農民交給天主教會使用,凡不願信教的佛教徒一律遷走,同時,在當地貿易的商人可免除十年賦稅。這樣,橫瀨浦異常迅速地繁榮起來,托雷斯神父甚至在當地舉行了盛大的複活節儀式。一時間,平戶、博多、山口乃至於京都的商人在聽說橫瀨浦開港後紛至遝來,大村純忠由此在當地專門配置了一名奉行,以便及時聽取傳葡萄牙教士們的意見。此後,他自己幹脆也皈依了天主教。

永祿七年(1564),由於大村純忠的橫瀨浦開港,商業的中心開始由平戶轉移到了大村純忠的領地。至此,平戶大名鬆浦隆信與歐洲人之間的貿易開始逐漸衰退。

就在鬆浦隆信與歐洲人的貿易出現嚴重問題時,他通過王直與中國沿海和東南亞的貿易也出現了嚴重問題。

平戶市內所建造的王直像。

當時,王直在平戶自封為“徽王”,他率領日本浪人多次攻打中國沿海,在江浙閩粵地區燒殺擄掠,要挾明朝朝廷開放海禁。

係列瘋狂的舉動後,王直在1557年被浙江總督胡宗憲誘捕,1559年被明朝政府殺死。

在中國正史中,王直是禍國殃民、投敵賣國、助紂為虐的倭寇首領,是抗倭名將俞大猷、戚繼光的主要對手之一,然而對平戶的鬆浦家族以及整個日本民族來說,王直卻是帶領他們進入大航海時代的領航者。今天,在位於長崎縣平戶市日本鬆浦史料博物館外站著一座不足1米的銅像,他就是改變平戶與日本曆史的中國人王直。

王直被處死後,鬆浦隆信通過王直和中國大陸的貿易通道受到了極大影響,利益越來越少。

“沒有了王直,就要想辦法在中國人中間尋找王直的替代者,隻有這樣才能使平戶恢複往日的繁榮。”平戶藩三代大名鬆浦隆信、鬆浦鎮信、鬆浦隆信(與爺爺同名)祖孫三代始終抱著這樣的信念。

當鬆浦隆信的兒子鬆浦鎮信(1549——1614))從豐臣秀吉處拜領了朱印通商證書後,開始大力開展對外貿易。他一生致力於發展平戶港的貿易,他在任內把對外國際貿易發展成了平戶藩經濟的重要來源。他為西班牙商船的進港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並在平戶興建了荷蘭、英國商館。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鬆浦家從平戶港上得到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知識放大鏡

豐臣秀吉,1590——1598年期間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他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是繼室町幕府之後,完成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時代大名。

1614年,鬆浦鎮信死後,鬆浦隆信的與他同名的孫子繼承了父祖的海外貿易事業。

此時,王直和鬆浦隆信、鬆浦鎮信父子這三個日本對外貿易史上的重要人物都已經離世,但日本與中國的貿易並未禁絕。後來,中國的海禁時而趨緩,更多中國商人逐利於東海與南海之上,有時,他們乘著商船與日本交通,與歐洲商人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