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中國古代海盜(10)(1 / 2)

“鄭芝龍被我朝豢養十年,越來越桀驁不訓,他的家仆往來海上,與兒子鄭成功互通信息;兒子鄭成功弄兵於海上,父親鄭芝龍在京都高枕無憂,這是釀禍之根,請早日除掉鄭芝龍。”順治十二年(1655年),滿清官員對鄭芝龍招撫鄭成功的進展深為不滿,紛紛上表彈劾,首先出麵彈劾鄭芝龍縱子叛國的,是三朝元老、左都禦史龔鼎孳。

這時的鄭芝龍裏外不是人,在清政府眼中是鄭成功海上作亂的禍根,在鄭成功眼中是清政府要挾海上抗清力量的人質。

於是,鄭芝龍被削爵下獄。

“不殺掉鄭芝龍,鄭成功就不會死心,追隨他的海上諸將就不會下定投誠的心意。”順治十四年(1657年),原明鄭將領,提督黃梧上疏。

“叛臣的家族應當逐出帝都!”於是鄭芝龍被命令充軍盛京寧古塔(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隻是沒有成行。

順治十七年(1660年),福建巡撫佟國器截獲鄭芝龍與鄭成功私信,議政王大臣會議遂以“通海”罪名擬定將鄭氏斬監候,改為流徙寧古塔。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駕崩。鄭成功收複了台灣,清政府以鄭芝龍為人質、引誘鄭成功投降的計劃完全落空,再也沒有利用價值。

十月,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矯詔以“通敵”之罪,將鄭芝龍連同他的兒子鄭世恩、鄭世蔭、鄭世襲等十餘人,斬首於北京柴市(今北京市府學胡同西口)。鄭芝龍在北京的全族老少無一遺留。

清政府說鄭芝龍通敵是個天大的冤枉,他給鄭成功的信都是招降信,是為清政府服務的外交信件,字字句句都體現出清政府的意誌。鄭芝龍為清政府貢獻了所有的力量,受盡了常人難以忍受的侮辱,最後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鄭芝龍原本已經成為手握重權的閩粵與台灣地方實力派,為求得一個清朝“閩粵總督”的高官,實現他內心不現實的借清廷維持他海上帝國的美夢,他不顧民族大義,屈膝投降,賣國求榮,結果卻印證了他的兒子鄭成功反對他降清的遠見和冷靜。

不過,鄭芝龍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傳奇生涯了。他白手起家,為開發台灣島立下大功,他建立了當時整個亞洲區域內實力最強大的海上王國,經濟、武裝、政治實力都穩居第一,明清兩朝官方政權都對他無可奈何而隻能小心招撫。

鄭芝龍時而是商人,時而是海盜,時而是軍人,裏而是高官,時而又變身為商人,時而又變身為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日本廣受稱頌,威震東南亞各國的殖民商人,在明、清兩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中封侯拜爵,煊赫一時。他先降明,繼後又降清,說明了他的商人逐利的本質,至於他建立海上武裝,成為海盜,完全是為生計和明朝的海禁政策情勢所逼。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複先基”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在南安人的心中,鄭成功與他父親鄭芝龍相比,如同天壤之別。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出生在日本的平戶市,受到日本人民的敬仰,日本友人認為鄭成功既是中國的民族大英雄,也是日本的民族大英雄。日本平戶市市長油屋亮太郎先生曾為鄭成功墓題字:“日中之英雄:國姓爺鄭成功”。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與他的政見完全相反。鄭成功是一位抗清民族英雄。他堅持民族氣節,拒絕清政府的高官厚祿的誘惑,堅持艱苦卓絕的抗清鬥爭達17年之久。他統率的軍隊曾大舉北伐,攻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震驚全國,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抗清力量與光複中原的希望。他還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複了祖國的寶島台灣,使之成為重要的抗清基地。他受到中華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敬仰,成為了彪炳史冊的民族英雄。為收複台灣,他毅然與荷蘭海盜開戰。鄭成功受封南明延平郡王,以金門、廈門及台灣為根據地謀明朝之複國,開創了台灣明鄭時期。

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複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士,茹苦間關不忍離。

這首名為《複台》的七言絕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收複台灣後寫的。它充分讚揚了將士們在收複台灣戰爭中茹苦含辛、披荊斬棘、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堅強意誌。“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複先基”,鄭成功收複台灣,終成千古佳話。

鄭芝龍降清之後,鄭成功繼承了父親鄭芝龍的事業,東亞、南亞海洋之上仍是鄭氏家族的天下。

鄭芝龍降清之後,他留下的那支黑人雇傭軍便由兒子鄭成功掌管。其中,有一支由黑人雇傭兵組成的洋槍部隊,成為鄭成功的貼身衛隊。在鄭成功進攻南京的戰役中,黑人部隊在南京城牆下和長江邊與清軍浴血奮戰,立下過汗馬功勞。

赤嵌城大敗荷夷

為把荷蘭海盜驅逐出台灣,1661年鄭成功下令修建戰船,招募訓練水兵。僅兩個月時間就修造兵船300多艘,其中有大帥船、先鋒船、哨船等。船一般有二層甲板,主力戰船大青頭(因船體多飾以青色而得名)長約10丈,寬2丈1尺,高1丈5尺,吃水8尺,載重三四千擔,配備2門大炮,一前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