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教授新開了一門選修課:變異。介乎於心理學、人文學、醫學和社會學之間,屬於邊緣學科,深受學生們的歡迎。
她每次講課,教室裏都要加座,擠得滿滿登登,過道和窗外還有不少學生站著聽講。以至校方考慮開辟第二教室,牽個擴音喇叭過去;而學生會則要求於教授幹脆到禮堂去上大課,因為她是那麼年輕,漂亮,講演時的手勢、表情那麼豐富,又是一位絕對現代派的獨身女士,每天換一套時裝,身材堪與名模媲美,怎麼可以對著喇叭聽課而看不見臉兒呢!
她講了個豬的課題。喏,豬這玩藝兒,在咱們中國,往往被叫做大肥豬,四川有句名言,“豬糧安天下”,可見豬的重要性。
毛澤東也有名言,“豬為六畜之首”,“一口豬就是一座小化肥廠”,號召廣大農民養豬集肥,增產糧棉油。而且,據老作家李六如先生的紀實文學《六十年的變遷》披露,青年毛澤東最喜歡吃辣椒炒臘肉;又據新作家李銀橋先生介紹,在戰爭年代,毛主席很想吃碗紅燒肉,以便“補補腦子”。現代醫學更有新說,奉勸老年朋友和青年女士常吃豬蹄兒,因為肉皮不含脂肪,屬於動物性膠原蛋白,具有軟化血管和美容的作用,因此,豬蹄兒和豬皮凍的售價便扶搖直上。總之,咱們養豬是用來吃肉解饞的。
然而人們又認為豬髒,豬懶,不像騾馬牛驢會幹活兒,吃飽了就睡大覺。這是咱中國人普遍的看法,反映在《西遊記》裏,豬八戒就是個好吃懶做的家夥,而且還是個好色之徒:當天蓬元帥的時候就對王母娘娘的侍女進行性騷擾;犯了錯誤,罰下界來,又去高老莊強行入贅,霸占高家小姐;當了和尚,去西天取經路上,還不老實,同情變成美女的白骨精,陷害孫悟空;又在盤絲洞偷看女人洗澡,竟然變成一條大鯰魚去到裸女身邊亂鑽,幾乎被蜘蛛精們捉去蒸熟了吃掉,完全是個屢教不改的大壞蛋。由此不難看出咱中國人對豬的雙重評價。
講到這兒,年輕漂亮的於教授嫣然一笑,轉了口鋒。其實,野豬原本是很凶猛的,長嘴利齒,善於奔跑,連老虎都要讓它三分。美國人對豬的看法就跟咱們大相徑庭,首先,他們並不怎麼喜歡吃豬肉;其次,他們認為豬很愛清潔,豬們都喜歡洗澡就是證明;第三,豬髒,豬懶,都是養豬人造成的,豬圈很小很髒,豬們有什麼辦法呢?完全是人類改變了豬的習性,強迫它吃飽了就睡,長一身大肥肉,以飽人們之口福;第四,科學進步了,人們認識到攝取過多的脂肪不利於健康,就開始飼養瘦肉型的豬,建造寬敞幹淨的豬圈,允許豬們到院子裏乃至山坡上去跑一跑,曬曬太陽,使之減肥,最終目的則是為了人們自身減肥;第五,美國的科學家經過測驗,發現豬很聰明,其智商超過了貓咪和警犬,與海豚和猿猴處於同一級別,在動物界僅次於大猩猩,嗅覺尤其靈敏,因此,美國的海關和聯邦調查局已經訓練出許多警豬,讓它們去檢查毒品,破案率遠遠超過了警犬;第六,已經有許多美國人把小豬當成寵物,給它穿衣、戴帽,吃蘋果,教它自己上廁所,帶它遊泳(小豬天生會遊泳,咱中國就有句成語:
豬遊四海),帶它上床睡覺,帶它外出旅遊(隻是不肯帶到中國來,怕廣東廚師抓去“烤乳豬”),寵豬甚通人性,怕挨宰,也就從不離開主人。您想,白白胖胖的小豬,身上撒了古龍香水,小眼睛笑眯眯的,下了飛機哼哼哼,不是也很可愛嗎?
大學生們聽得很開心,經常報以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