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業價值(1 / 2)

可口可樂的價值是怎麼計算的?

《商業周刊》新近推出了2005年度“全球知名品牌100強”榜單,與剛剛出爐的《財富》全球500強相比,它雖然少了一份財大氣粗的張揚,但是它更像是一場名流雲集的盛宴。可口可樂、微軟、IBM、通用電氣、英特爾……與人們的預想一樣,這些名牌企業紛紛款款而至,穩居榜單前前列。“全球知名品牌100強”公布:可口可樂的價值是675.25億美元,微軟的價值是599.41億美元,IBM的價值是533.76億美元,通用電氣的價值是469.96億美元,英特爾的價值是355.58億美元。他們雄踞榜單的前五名。

隨著現代企業製度的建立和產權市場的不斷發展,人們日益清楚地認識到,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作為商品生產者的企業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它也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估價和買賣。現代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企業資源在不同所有者之間的流動,企業轉讓、聯合、並購、重組、清算、股權交易等活動蓬勃開展。這樣,合理確定企業價值就成為現代產權交易的核心問題。另一方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已經由追求利潤最大化,追求所有者財富最大化的方向轉變到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方向上來。

因此,一些曾嚴格以有形資產衡量財富的企業,目前也認識到了品牌的價值,他們知道,一個活力四射的品牌,不隻是對質量無言的保證,同時也是重要的資產。消費者願意為品牌支付高價,投資商也願意為品牌承受較高股價。品牌可以增加利潤並能減緩經濟周期處於低穀時所帶來的衝擊。一位廣告界人士曾經這樣評價可口可樂,“我們賣的是一種感覺,人們喝的是牌子,而不是產品本身。”成功的品牌,讓這種口感獨特的褐色飲料在世界上風行110多年而長久不衰,它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品位,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筆財富。有人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品牌消費的時代。基於此,從2001年開始,《商業周刊》決定與國際品牌公司聯手,稱量一下品牌企業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那麼,這些企業的價值都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呢?

其實,企業價值,或者說出售價格,並不是簡單地由各項評估後的資產價值和債務的簡單相加。因為人們買賣企業或兼並的目的是為了通過經營這個企業來獲取收益,決定企業價格大小的因素相當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企業利用自有的資產去獲取利潤能力的大小。所以,“企業價值”和“企業資產”並不是兩個等同的概念。企業資產,是指對企業某項資產或某幾項資產的價值的評估,是一種局部的和靜態的評估。企業價值則是一種對企業資產進行綜合的整體的、動態的價值評估,而不單純是對企業各項資產的簡單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