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梟雄錄08(1 / 3)

第八章 驅逐遼兵

柴榮想起一人來,是之前囚禁在懷州的趙晁,於是命人領旨去懷州帶了來營地,柴榮明白當前正是用人之際,於是釋放了趙晁令其建功贖罪;這個趙晁原來是京城的控鶴都指揮,柴榮當時準備和北漢作戰的時候,他私自對下麵的人說:“賊兵的氣勢如此囂張,千萬不能輕敵啊,現在皇上急著要去和對方決戰,其實不是什麼好對策。”柴榮聽到了這些話,知道趙晁說的沒錯,但是大敵當前,容不得有人妄自談論軍情,於是發怒之下,將趙晁押監下獄,囚禁在懷州。趙晁本以為獲釋無望或者還有幾十年牢獄光陰等著自己,哪知皇上這麼快就放了自己,並且自己還有繼續施展抱負的機會,實在是感到無比高興,連忙跪拜在柴榮腳下,高呼領旨謝恩之類的話。

行賞完畢,將士各自歡喜。張永德進言道:“皇上,此次危急時刻,有一位幹才很是出眾,不僅武藝出眾,也對皇上忠心耿耿,臣觀察此人多時,是個可用之材。”柴榮一聽來了興趣,連忙問道:“你說的是哪位呢?”

張永德請末列中的趙匡胤出列,指著他對柴榮說“此人姓趙名匡胤,跟隨我多時,打仗衝鋒在前以一擋十,論治軍理論也是頭頭是道。” 趙匡胤遂對柴榮行了禮,柴榮抬頭仔細看趙匡胤麵相英武,身材高大魁梧,抱拳有力,眼睛炯炯有神,和自己剛剛認識的哪個趙匡胤相比,多了幾分成熟。心中不由的慨歎一聲,心想世事變遷,我和我這兄弟相交多年,但是近幾年來竟然有些疏遠,若是是我政務繁忙,隻怕也是個借口。那天在陣上,關鍵時候能為我分憂解難的,還是我這個好兄弟。以後卻不能怠慢了他。於是立即授予趙匡胤殿前都虞侯一職,領嚴州刺史。趙匡胤對此刻頭領張永德對自己的舉薦也是心存感激,同時覺察出皇上對自己的心愛,心裏希望著也明白著將來必有自己更大的用武之地。其實張永德心中明白趙匡胤和柴榮的關係,所以特地出來舉薦,也算是賣個順水人情。

柴榮與諸將議起目前國家麵臨的危險情況並準備部署各地防務兵力,目前,後周隻是控製著中原地區,南方有李璟的南唐、錢俶的吳越、劉晟的南漢、孟昶的後蜀、高保融的荊南三州之地、陳洪進的清源軍等分轄各地;北方也有虎視眈眈的契丹軍隊,還有日前潛逃做的劉崇等人恐東山再起,也是一個強大的威脅;還要加上西北地域還有一個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因此,後周雖目前小勝劉崇,畢竟還沒有根除這支北漢的殘軍,所以整體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柴榮在聽取了主要將領也包括趙匡胤的意見後,做了如下的軍事調度安排:令天雄軍節度使衛王符彥卿,管理河東行營部署,

澶州節度使郭崇為副,向訓為都監,李重進為馬步都虞侯,史彥超為先鋒都指揮使,領步騎兵二萬餘,準備進討河東地區;令河東節度使王彥超與陝府節度使韓通,共同引兵入陰地關,在那裏與符彥卿一部合軍並向西進軍;令劉詞為隨駕都部署,鄜州節度使白重讚為。兵力被分為彥卿、彥超兩大部署,劉詞等護駕又一部屬。三大部屬具已整修完畢,並分配上近日裏陸續送到的糧草等物,於是,各路兵丁分日開拔行進。

那劉崇奔跑了三日終於得還太原,此時他已是身衰力竭,被部下攙扶回宮,一養就是三日才恢複身息,隻是那頭發幾天裏已經白了一半,可見一路上受盡驚嚇。劉崇主力部隊已失,整日裏唉聲歎氣,擔心那柴榮的周軍要趁自己整修時期進犯,於是連忙命人抓壯丁、收餘糧、鑄防禦、操練散兵、打製兵器等,一行令下去,百姓又是一番抱怨,那些被抓的壯丁無奈也隻有離妻撇子,再加上上次高平之戰,不少兒子丈夫兄弟死在他鄉,少不得百姓們哭喊祭奠,民間一時有不少怨氣。

於此同時,那支前來支援劉崇打柴榮的契丹騎兵返回太原給劉崇複命後需要回到契丹去了,劉崇本想挽留來增加防禦的信心,但一時也不知是否有戰事,隻有放其北歸。同時劉崇也還想到契丹爭取到更多的兵力支持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但自己身體虛弱無法前行,就派部將王得中與楊袞同行,表麵上是送行加感謝,實際上是到契丹乞援。

不幾日,楊、王就抵達了契丹王帳下,王得中搖尾乞憐般向契丹王轉達了劉崇的意思,契丹王答應了請求,但是並不是馬上派一支更強更多的部隊隨王得中返回太原,而是口頭上做了答應並先讓王得中返太原去向劉崇回報信息。王得中討了這個信也知道能交差了,就率部返回太原。支走了王得中,契丹王見自家軍隊毫發未損,向楊袞聞訊起此次行動的情況,楊袞向王做了彙報,契丹王道:“劉崇已是強弩之末,離亡不遠了。”契丹其實也是借劉崇的太原為跳板入侵中原的第一地而已。

史彥超率領先鋒都一支部隊自陰地關進兵北漢地界,行軍幾日,按計劃到達去太原的第一重門戶,就是汾州城,史彥超命將士在城外二十裏地安營紮寨,同時將糧草、攻城的車馬兵器等準備妥當,準備第二天攻城。那汾州的防禦使董希顏得知周軍前來,立馬修書給劉崇要求增援,並緊急準備戰鬥物質,董希顏是個十分能看清形勢並做出比較正確判斷的人,下令全城軍民嚴陣以待,緊閉城門,隻進不出,也並不主動挑釁或出城迎戰,而是打算死守汾州城,等待劉崇的支援。董希顏十分了解汾州城的情況,汾州城城牆高大堅固厚實,益守不宜功,以汾州城現有的人力物力等還能對付幾天,若到時候援軍到了,汾州興許還能有救。可他哪裏知道,接到需要增援的書信,劉崇看都沒看,因為一心想要的契丹部隊一直沒到,此刻都城太原的全部兵力隻夠維護太原本身,哪裏還有閑功夫管屬地安危呢?

第二天,進攻汾州城的戰鼓已經敲響,史彥超的部隊整齊列在汾州城外,三聲鼓落,萬箭齊發,攻城的雲梯也運到城下,城樓上的董希顏也早有準備,石彈、火頭箭、硫磺煙,幾次交鋒,周軍受到重創,史彥超也感到震驚,這汾州守軍還真有兩下子。接連四天,從早到晚,史彥超的部隊在城下,董希顏的隊伍在城樓上,兩方各有方法,可就是史彥超的士兵就是無法登上城樓,到第五天,史彥超見糧草等軍資都不太充足了於是下令暫停進攻回營整修。還在路上的符彥卿接到史彥超久攻不下的信息後,快速來到汾州城外,兩軍相會,周軍實力大增,遂商議明日破城之戰。果然,兩軍交彙,進攻重點從之前的正麵主攻轉為主攻城門和邊路遊擊進城,一天一夜的戰鬥下來,汾州城門已是即將攻破;汾州軍士也損失不少,防禦程度有所降低,那些受董希顏死命令死守城樓的士兵,死的死傷的傷,剩下沒有受傷的也都擔驚受怕了幾天再加上城門即將被攻破,哪個不都是膽戰心驚的。周軍主攻的將士見勝利在望,於是回營請示史彥超和符彥卿何時破城門而入,站在高地營內一直督戰的史彥超與符彥卿發生了分歧,符彥卿主張趁勢進攻,打汾州個落花流水;而史彥超覺得此時已經勝利,汾州隻有最後的招架之力,隻要稍做重點進攻就可破城,但是考慮到之後應該汾州將為周之屬地應該盡力減少傷亡,給百姓生息的機會,隻要稍等一兩天,令人入城投書,讓他們投降即可,又何必讓更多人死於非命呢。符彥卿思索後覺得這種方式也不錯,充分體現了柴榮一向倡導的體恤愛民。果然不出史彥超的意料,兩日之後,董希顏帶領部分官員出城遞了降表,大開城門歡迎周軍入內,至此汾州城投降後周。史彥超與符彥卿帶領部分軍士入城,進城後,史彥超代表周軍對民眾發表演講表達了周朝將會良好管理與發展屬地,民眾不必驚慌,周軍更不會進行屠殺和毀壞民眾財物等等,董希顏等官員戰戰兢兢一天也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和傷害,遂也心安。董希顏率領其餘官員和各街坊坊長為周軍提供出周軍安頓之地,並獻糧獻肉等。史彥超並發書給柴榮說已占領汾州城的信息,柴榮收到報告自然十分高興。修整兩日,史彥超部署了近千兵力駐防和把守汾州城,汾州城頭插上了後周大旗,兵力守防等各項事情安排完畢後,史彥超與符彥卿繼續帶領餘下兵力,往晉陽方向前進。

劉崇這幾日一直在行宮內修養身體,同時吩咐太原守將加強日夜守衛,劉崇在花甲之年經曆這樣的逃命之旅,感覺是有點驚弓之鳥的狀態了。劉崇對自己的貼身守衛也從十人增加到了二十人,自己也睡覺都不離刀。劉崇白天正在水宮溫泉沐浴,溫濕的水汽突突的衝到劉崇的身體,之前幾天在野外風餐露宿幾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胳膊腿上臉上不是劃傷就是插傷,這幾天傷口剛剛長合,劉崇舒服的半躺著不多時進入了夢鄉。

夢中,兒子劉贇翩然從天而至,“父親,怎麼身體有這麼多處傷口?”

見到兒子關切的詢問,劉崇忽想起討伐不成自己險些喪命:“兒啊,老父......”,不禁老淚縱橫。

“父親,兒子不在,讓父親受苦了,兒子不孝啊......”劉贇似乎也在哭泣。

“兒啊,父親沒有能給你報仇,你不要怪為父啊。”兒子搖搖頭,“父親,如今亂世,父親當保重身體,兒子才能放心啊!”,說完,父子相抱痛哭。劉崇半躺而歪斜的本來眯著的眼角也淌下一溜淚水。水宮外急急來了一個長途奔徙而來風塵仆仆的士兵,這時當時汾州城破,劉崇在城內的一個親信過來報信的,湊巧的是,前來報信的遼州、沁州、石州的傳信員,水宮宮女本要阻攔士兵立刻見劉崇的要求,士兵都是受過特別囑托的,要在第一時間傳信到太原,哪裏能被幾句話就耽誤了就軍機,遂與宮女有言語的衝突,劉崇被大門外的幾句高聲爭執吵醒了,聽說有四個州的緊急軍情彙報,劉崇急急的披了件袍子就出了溫泉池子,大步走向那三人,當接到來自汾州、遼州、沁州、石州的四份帶著士兵體溫的信件時,劉崇直感覺胸口急悶,未看幾句就半暈著身體往下滑,近臣連忙扶進屋內,這是急火攻心,一時斷了意誌。休息片刻,劉崇才恢複神誌。“完了,完了!”劉崇心裏不斷重複這句話,這四個屬地不僅有軍事意義也有糧食供求和人力等相當大的出處,失去了也就相當於失去了一條胳膊一條腿一樣,劉崇當然是無比心痛,但又有什麼辦法呢,眼下契丹一直未發兵支援,柴榮的軍隊又勢如破竹般接二連三的占領城池,眼下除了死守住太原,其他地方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周軍三路進發,所到之處要不是輕而易舉的拿下,要不就是各州主動投降獻城,如此多的捷報不停的傳到柴榮帳下,令他十分高興,不想自己第一次親征就取得如此好的戰績。柴榮在考慮要不要馬上親征太原,好趁熱打鐵的拿下太原城,柴榮在地形圖前思考著此次親征的路線,也在考慮著幾員大將目前戰勢如何,帳外有人前來稟告說:“符彥卿將軍軍報!”,柴榮命近臣讓來者直接朗讀報告:“昨日,汾州城被我軍攻破,聞此消息,北漢其餘各州紛紛自保,我軍所過憲州、嵐州兩地,憲州刺史韓光願和嵐州刺史郭言都在我軍到達時出城遞交了降表,願歸順我大周!至此,除太原外,北漢都已為我朝之土,攻打太原也是指日可待;臣目前在兩地厲兵秣馬,何時出兵太原,請皇上定奪!” 柴榮正在盤算著如果進攻憲州、嵐州兩地會損失多少兵馬,好計算看攻打太原時的兵力情況,現在這個疑問不存在了,兩城紛紛投降,也不損失我一兵一馬,現在變成了多了兩個緊鄰的大後方提供糧草軍力,真是天助我也!

“臣等恭喜皇上,皇上天巍浩蕩,不折我兵力就直取兩州,我軍定能一舉進攻太原,踏平北漢!”帳內幾位將軍、文臣都深知柴榮想一舉滅了北漢的心裏,都一起向柴榮行禮祝賀,柴榮高興得大手一揮,“揮師在即,朕一定誓滅太原!”柴榮心裏想,現在進攻太原的時機比較成熟了。柴榮當即召其他幾位將領來皇帳,馬上商議下一步行軍計劃,天已經擦黑了,天空如墨黛一樣的顏色,點點星光探出頭來。柴榮的皇帳內升了幾個小火盆,劈裏啪啦的燒著,已是初春時節,早晚也是有一些溫差的,帳內圍住沙盤和地形圖的幾位君臣正在說話,身影投射在帳幔上,一切顯得肅穆靜宜。“你們看,太原以西、以南、以北以及西北、西南的汾州、汾州、遼州、沁州、石州,都被我軍攻占,目前除了汾州之戰我軍損失較大,其他均無多大損失,均保存了實力,目前兵力約九萬,若在投降的幾個州裏征集約萬人的後備役,我軍可達十萬,對外可以號稱數十萬大軍,太原現在已是孤城,我軍可以四麵包圍,而攻打也就指日可待了”柴榮對攻打太原的信心十足。

“皇上,我軍目前從太原處探聽的消息,前段時間劉崇派人送汾州之戰時的契丹援軍將領楊袞回去,名為送行,實為再去請契丹更多兵力對太原的援助,若契丹騎兵此次大軍南下救太原,我軍容易兩麵受敵。”一員大將的這個擔心何嚐不是柴榮和其他人共同的擔心,契丹族常年遊牧,馬背上的民族不禁擅長騎射,性格更是凶狠彪悍,常年麵對的都是孤寒惡劣的自然環境,在野外殺起狼來一刀斃命,殺起人來也是決不含糊,契丹的騎兵凶狠善戰早以揚名四海,此次若契丹再次大規模援助劉崇,實在是柴榮的一個心腹之患。

“皇上”,另一員將領說道:“目前我軍的糧草都是從河西陸續征民征糧而來,每日糧草花銷數十萬石,我軍目前若往河東進發,糧草的運輸時間和人力會增加,不說真正攻打太原的數十天以後,就是以目前營區存糧約四十萬石,草料約二十萬石,其餘器具服裝被褥約十五萬件的情況看,我軍儲備輜重並不十分足夠,還請皇上細慮!”柴榮仔細聽了這些情況,略為沉思:“我意已決,不打太原決不回朝,以目前兵力而言,從各州縣征集兵勇,細加操練,增強後備力量;糧草供給,從增加開封屬地今年賦稅,以購置糧草,征集卒夫馬車,日夜運送保證前線需求,待時機成熟,早日攻打太原!”,諸將不再多言,遂各自回營準備。第二天,駐軍捆紮物資列隊往河東地區前進!

北漢西方的晉源屬民近年來受劉崇高賦稅的盤剝,心裏早有積怨,晉源原來是一個商業繁盛的地區,晉源屬於太原的一個錢糧門戶,往來於內蒙古、陝西、河南、四川等地的糧食、馬匹、布匹等運輸和銷售都會經過晉源,長久以來,晉源地區的市場逐漸繁榮,人口逐漸增多,來往的金銀交易增多,遂出現了一些商號、各色商鋪、飯館、客棧等,劉崇這兩年一直備戰,經過晉源從其他省購置了很多物資,太原原本物產不豐富,軍需物資就更少了,劉崇登基以來,為了籌置國庫,把各地賦稅都增加了三成,晉源地區是三成半,對於好不容易在晉源建立了自己的商號生意的商人,自然都有些不滿,再加上近半年多連續作戰,戰火也一度蔓延至晉源地區,往來的生意人有的關門歇業,有的轉徙他鄉,剩下一半多商號勉強度日,現在,外界傳來消息,柴榮的大部隊要來了,要攻打太原了,人們都是喜愁參半,喜的是可以結束這種高抽成的盤剝,憂的是又要燃起一次戰火,不免人畜傷亡事業受損,好在新日子就在眼前,晉源地區的百姓還是比較高興的。這兩日,聽說柴榮的部隊開到了距離太原有四十裏地的榆次地區,馬上就能圍了太原,而柴榮禦駕的部隊也快要經過晉源了。晉源商號主席也是當地產醋大號劉英龍,招集各號商議如何渡過眼前的戰事。當夜,晉源八家商號、三家地保聚在劉家。“大家夥都說說吧,我聽開封分號那邊傳來的消息,說柴榮在開封新登基後立即出兵山西,並沒有在當地對百姓苛以重稅,而是盡量不搶奪和打擾百姓,這和咱們現在太原的皇上做事情基調不一樣啊,”劉英龍停了停,另一個商號老板繼續說道:“一個月有餘,柴榮的軍隊就拿下了咱們幾個重州縣,這太原也不是什麼金湯若固之地,估計是守不住的,我看咱們做多方麵打算,要是柴榮這邊過來對我們以禮相待,我們就出些起錢資給軍隊,要是要打過來,咱們各家都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真要打起來,咱們往北邊走,擾過北邊往東,往河北這些地方去逃難去,過了風頭了再說,大家覺得怎麼樣?”

一位地保到底是本地之人,說道:“依我看,這幾年戰事頻繁,說到底是沒有一個長久的王朝能站住腳跟,隻要還要打仗,咱們離了這裏去哪裏都一樣。”

“說得對,以我目前掌握的信息,柴榮還算個開通英名的君主,我最近也從街坊那裏聽來的一個事,街口趙家兩個兒子都被征去了當兵,隨著大部隊開到澤洲和柴榮的部隊打仗,那是一場惡仗啊,聽說那會兒柴榮的部隊傷得很嚴重,修正了好些日子;趙家這兩個兒子有一個負傷死了,剩下個弟弟還在,本來這個弟弟因為哥哥死了挺傷心,那次撤離又被劉崇拋棄了,劉崇不是帶走一隊人馬自己回來的嗎;這個弟弟跟著打散的將士逃命去,結果晚上被圍在河邊渡不過去,就說休息一夜再過河吧,晚上柴榮那邊部隊就追過來了,把他們都押了去,這個弟弟想著肯定必死無疑,結果過幾日,柴榮不僅沒有命令殺他們也沒有全部征去當兵,凡是獨子的、有妻室的、家有父母的,都給每人發了些銀子衣服,讓回家過日子去,大家想想,那場戰鬥本來柴榮損失很大,反過來還對敵軍俘虜給予優待,這就很了不得拉!”

“還有這種事?”幾個商號的老板都有些驚訝,“當然有這個事,要不前些日子趙家擺席,我還去了呢,”聽完劉英龍這麼一說,開始還說要去逃難的人也不再堅持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說了好半天,“咱們家業生意都在這裏,逃到外地等於說放棄了這些,現在國亂家不能亂,我們在一起還能互相幫扶,與其逃,不如……”,劉英龍看著大家的神情,看看有什麼樣的反映,既然沒有人馬上站出來反對,劉英龍繼續說,“咱們組織全縣人投靠了去,一來免去人員傷亡,二來柴榮這麼大的軍隊過來要吃要喝要裝備,隻要不搶,咱們不僅可以保住商號的經營還可以好好做點事業,三來我們對未來生活也有個保障,大家覺得如何啊 ?”地保們聽說商家大號不走,這樣對於當地百姓也是個保護,當然竭力擁護,大家商定了主意也就有了動力,一番說笑後各自回家。

三日後,柴榮的禦駕大軍快要路過晉源,柴榮本來沒有打算進攻晉源,因為晉源並無駐軍並且人數不過四萬,隻要拿下太原,晉源不存在一點威脅。柴榮也了解晉源的優勢,早早的派人準備去采購糧油布匹馬匹等物品,晉源的商號得知柴榮軍隊漸進,日日算著時間,果然,在柴榮的軍隊距離晉源城十裏地裏的時候,隻見晉源百姓扶老攜幼的站的有幾百人在道邊,有的拿肉有的挑米有的牽著駱駝馬匹,柴榮得知晉源百姓如此相迎,於是命禦駕和隊伍上前。幾個商號代表,一些街坊代表,見到禦駕在前,都紛紛跪拜行禮,爭相將帶來的一些東西給軍隊,並都表示如果需要,還可以再提供。柴榮很意外,就算以前投降的城市,都是直接出城示降,並無歡迎或其他含義,此晉源屬於例外,柴榮接見了幾位民眾代表,在皇帳內,幾位代表向柴榮說了近些年劉崇對周邊屬地的管理,高額的賦稅、大力的征兵等等,至於屬地百姓生活感到艱難,數個家庭失去了全部的孩子,就是以前來往密切的各地商業夥伴,也因為戰爭的原因業務量減少,收入都有減少,大家師迫切想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希望王師能帶給大家這樣的生活,因此現在一定全力幫助王師攻打太原。柴榮聽了當即就表了態,一定給百姓創造安定環境。

有了這些原因和動力,柴榮在接見完畢後告別了晉源父老,全師直取太原地區,在第二天下午到達太原外城兩裏地,與符彥卿、王彥超的部隊,在太原外城會師。正在指揮部裏與王彥超討論軍務的時候,符彥卿帳外官兵直接進來報,說柴榮的禦駕部隊離營不遠了,兩人聽說皇上親征的隊伍這麼快就到了,立即整理衣冠出營迎接。

在皇轅外,兩位將軍跪拜行禮:“皇上親征,臣等未能遠迎,請皇上贖罪!”

“哈哈!”柴榮笑著走出轅外,“兩位將軍辛苦了,快快請起!”,柴榮在符彥卿、王彥超的陪同下大致檢閱了部隊,然後回到指揮部營房。“已經向劉崇提交了戰書了嗎?”,柴榮進入營房坐定後問道

“回稟皇上,還沒有,臣等正準備修書向皇上請示,皇上今日都到了,請皇上定奪!”符彥卿繼續講下去:“皇上,太原城已經被我軍圍困兩日,未見其城裏有什麼動靜,隻是城牆上的防禦攻勢築了起來,另外,臣等這兩日對太原細細勘查過了,”符彥卿向前緊走兩步,欲言又止的樣子,柴榮示意他直言,於是他低聲說道:“皇上,太原城池是我師攻占城池中最厚最大最完善的一座,直接攻占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容易折損我將士,另外,現在糧草運輸道路偏遠漫長,再加上一路上遇到一些饑民或者強盜,一般運到的糧草有出發時的一半,眼下軍中存糧也不多了,維持十天還可以,更多時間恐怕有問,”彥卿頓了頓,彥超繼續說下去:“皇上,臣日夜監視進入太原的人的情況,也曾派人化妝成難民和商人進城去,接到回報都說,劉崇在城裏加緊屯糧練兵,不敢有一絲鬆懈,而且對民眾都宣揚的是此次契丹有兩萬騎兵助其守城!”

“什麼,有兩萬契丹兵過來!”柴榮一聽也有些吃驚,這個數目比他之前估計的八千人馬番出兩番還多。“目前還沒有契丹軍隊行進的消息,無法得知是否為兩萬的數目,也還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到,臣也焦慮此事。已經派出好幾個人去刺探消息去了。”王彥超繼續說道。

“皇上,”彥卿接過話題:“我軍目前都比較疲憊,一方麵是之前的戰鬥使部分官兵負傷還在修養之中,一方麵皇上也是一路遠行,一定車馬勞頓,臣想,若此次與契丹正麵交鋒,必定我軍會有重創,皇上是否考慮暫且回開封,緩些再戰呢?”符彥卿說完看著柴榮,柴榮看著地形圖,並沒有馬上回答。

此時,帳外有軍情奏報,符彥卿叫人進帳稟告,來人說:“代州防禦使鄭處謙派人來遞交歸順文書!同時納銀三十萬兩!”

“好哇,代州一歸順我朝,那麼代州旁邊的忻州就成了孤城,此時正是先降伏忻州的時候,滅了忻州也就完全切斷了河東與太原的最後一點關係,符彥卿,你說呢?”柴榮沒有正麵回答符彥卿問他是否考慮先班師回朝的事 ,而是向符彥卿委派了一個任務,就是進攻忻州,善戰而且聰明的符彥卿自然知道這個意思,剛才的話題也就不便再提起,而是立即領命回話:“臣願領兵一萬,明日出發前往進攻忻州!”

“好,符將軍,此次與北漢作戰,你勞苦功高,待全勝回都,朕定有重賞!”柴榮激勵著符彥卿。雖然是自己的老丈人,但是還是沒有太多照顧。畢竟這符彥卿成名已久,早在後梁時期,就已經是名將了,現在雖然年歲已高,但是行軍打仗調度有方,仍然不可小覷。

“臣謝主隆恩!”符彥卿稍為有些勉強的應了聲,柴榮隨即安排下行軍將領部署,命郭從義為天平軍節度使,令與向訓、白重讚、史彥超等,隨符彥卿北進忻州,各自率領軍隊環城圍攻助符彥卿主力部隊攻城,然後令臣相李穀,調度所有糧草補給,計劃從澤州、潞州、晉源、憲州、嵐州各州購糧征糧等。諸獎各自領命回營,一切安排妥當,柴榮也覺得身體乏力,是這兩天一直行進在路上,顛簸有些疲乏,於是也回營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