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三星——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 / 2)

這次會議整整開了8個小時。會後,又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在商場就世界78種產品與三星電子產品逐一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從而使三星人切實認識到其電子產品在世界上所處的位置。

1993年7月,李健熙在東京會議發言時說:“我們三星明顯隻有二流水準,簡直太不像話了,為什麼不將產品製造到不會發生問題呢?”“員工製造出不良的產品,也不會覺得丟臉或者生氣。”“我們應該如何以最便宜、最快捷的方法做出最好的產品,才是關鍵所在。”

李健熙對手下的日本員工說:“各位日本員工,聽說你們做事情都力求完美,為什麼韓國三星的東京倉庫裏有那麼多堆積如山的退回來的洗衣機、彩電、微波爐呢?是不是你們有兩條標準,為日本老板做事就追求完美,為三星就不這樣做呢?”日本員工代表說:“其實不是這樣的。韓國三星拚命打電話過來催,說快一點、快一點、盡量快一點,催促我們多生產產品,去搶占市場份額,因而我們就顧不上品質了。所以今天倉庫裏麵有這麼多堆積如山的東西賣不掉,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那些洗衣機、電視機、微波爐,我們也想做好一點,但生產速度太快,就來不及顧及質量了啊!”

李健熙終於明白了,他說:“過去的事都是我們的錯,那麼就到今天為止,不要再追究了。各位員工,你們可不可以從明天開始,哪怕是隻做一台洗衣機、一台電冰箱、一台微波爐,都應做好,哪怕是隻做一台!我們不怕出問題,就怕你們發現了卻不去解決問題。”從此以後,韓國三星每做一台電冰箱、一台洗衣機、一台微波爐,都努力做好,強調以質量管理和力求變革為核心,徹底改變當時盛行的“以數量為中心”的思想。

密碼透析

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帶領三星成長的故事非常值得我們借鑒:不滿足於現狀,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吸收別人所長,對自己的發展方向及時作出規劃。這是三星集團成功的關鍵所在。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今時代,作為一個企業家,如果你不能看清本企業的現狀,總認為沒有任何問題,那麼你的企業離破產已經不遠了。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任何流程都沒有十全十美的,都有可以改善的餘地,而如果我們的企業僅能維持今天的視界、今天的優點和今天的成就,必然喪失其適應力。所以,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善企業經營,才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之道。

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存在問題完全是客觀的,問題之所以沒有被發現、沒有去解決,關鍵在於沒有人去研究,沒有人用心地去發掘導致問題存在的深層因素。

所以,一家企業,隻有擁有有競爭力、執行力的員工,他們在從事每一項工作的時候,都能一邊做一邊思考,問自己這樣做是不是最好的方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別人是不是做得更好,做得更好的人是怎麼做的,從中發現問題和不足,並加以改進和完善,這樣才能使企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