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貴品種,都屬於糯米類,在營養成分上兩者基本相同。用黑米或紫米熬製的米粥清香油亮,軟糯適口,因其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因此被人們稱為“補血米”、“長壽米”。我國民間就有“逢黑必補”之說。
(1)營養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黑米所含蛋白質是大米的0.5~1倍,所含的錳、鋅、銅等無機鹽比大米高1~3倍,還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及強心苷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營養。中醫認為多食黑米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之功,對於少年白發、女性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2)食療注意:需要注意的是黑米的米粒外部有一堅韌的種皮包裹,不易煮爛,故應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粥若不煮爛,不僅大多數營養成分未溶出,而且多食後易引起急性腸胃炎,對消化功能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於吃黑米,可吃些紫米來調解。
(3)食療治病:烏發:取黑芝麻適量,淘洗幹淨,曬幹後炒熟研碎,每次取25克,同黑米50克煮粥,粥成後加白糖適量,調和食之。治虛勞:將酸棗5克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煮成汁,再下黑米100克熬粥,空腹食之尤佳。此法不但能消除心煩不得睡臥,而且能治虛勞。明目清熱:鮮荷葉1張,洗淨,煎湯取汁,以汁同黑米50克,冰糖少許煮粥,可作為夏日飲料或早點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