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黃豆(1 / 1)

黃豆又稱大豆,常被人讚譽為營養之花,豆中之王。黃豆以及人們用它加工而成的各式各樣的豆製品,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肴。黃豆可以烹調成各種豆製品、醬黃豆、油炸黃豆等,是人們喜愛的食品。

(1)營養功效:黃豆營養豐富,其含有的脂肪、蛋白質、皂苷、卵磷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及鈣、鉀、磷、鐵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的含量,比許多動物性食品還高,並且是全價蛋白質,人體極易吸收。黃豆蛋白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較全,尤其富含賴氨酸,正好補充穀類賴氨酸不足的缺陷,而黃豆中缺乏的蛋氨酸,又可得到穀類的補充。黃豆還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每日攝入30~50克黃豆蛋白能顯著降低有害的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黃豆脂肪含量為18%~20%。與動物性脂肪相比,含膽固醇少,而富含亞麻油酸及亞麻油稀酸,這類多不飽和脂肪酸使黃豆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黃豆所含卵磷脂也較多,這對神經係統的發育有重要意義。黃豆含有大量亞麻二烯酸,能降低膽固醇和血液的黏滯性。把黃豆泡上一夜,然後晾幹放在塑料袋中冰凍起來,隨時可做各種菜。要想長壽的人應多吃黃豆,其原因在於黃豆是植物雌激素含量最高的食物之一,這對於女性的健康是極其重要的。此外,黃豆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等多種疾病都具有良好效果。

(2)食療注意:需要注意的是黃豆質堅而硬,3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宜食用。為了便於兒童消化吸收,充分利用黃豆蛋白質,應將幹黃豆加工製成豆粉、豆幹、豆腐等豆製品,根據兒童年齡選擇食用。吃黃豆忌不搭配其他食物。黃豆蛋白質中賴氨酸較多,蛋氨酸卻較少。在以植物食品為主的農村地區,食用黃豆製品時應注意與含蛋氨酸豐富的食品搭配使用,如米、麵等糧穀類和雞、鴨、鴿、鵪鶉等蛋類食品,以提高黃豆蛋白質的利用率。蛋、豆搭配食用,其營養價值與肉類蛋白質不相上下。燒煮黃豆忌時間過短。生黃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響人體對黃豆營養成分的吸收。所以食用黃豆及豆製食品,燒煮時間應長於一般食品,以高溫來破壞這些因子,提高黃豆蛋白的營養價值。

(3)食療治病:腳氣:黃豆150克,水煮洗腳。膝痛濕痹:黃豆60克,燉服之。便秘:將黃豆碾碎,取黃豆末120克,水煎服,每日1劑。癤腫:黃豆適量,入水中浸軟,加白礬少許共搗爛如泥,外敷患處。腹瀉:黃豆皮,燒炭研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對腹瀉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