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綠豆(1 / 1)

綠豆又叫青小豆,被人們稱為消暑解毒的良藥,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由於它營養豐富,用途廣泛,被李時珍盛讚為“濟世良穀”、“食中要物”、“菜中佳品”。自古以來被作為藥用而備受重視。民間有多種多樣食用綠豆的方法,綠豆既可做豆粥、豆飯、豆酒,也可磨成麵,取粉,做餡製糕,製作粉皮等,亦可以水浸生芽做菜,其食用價值堪稱穀豆中的佼佼者。

(1)營養功效:綠豆其最突出的用處是作為解暑飲料。把綠豆淘洗幹淨,下鍋加水,大火煮開,而後將湯放冷備用。赤日炎炎的夏天,人們在勞動之餘,汗流浹背之時,喝上一碗這種甘涼可口的綠豆湯,頓時會覺得汗消熱解,渾身爽快。綠豆的另一重要藥用價值是解毒。李時珍曾指出:“綠豆肉平,皮寒,能解金石、砒霜、草木諸毒。”酒後之人,服用綠豆煎湯,可解酒精中毒(醉酒)等。民間常以綠豆皮做枕芯,有清火、明目、降血壓之效。

(2)食療注意:常聽人說:“吃中藥不能吃綠豆,以免降低藥效。”而民間也用煮綠豆湯來防治藥物中毒。這到底有無科學依據呢?中醫認為綠豆本身是一味中藥,可消熱解毒。如《本草綱目》說:“綠豆氣味甘寒,無毒……解一切藥草、牛馬、金石諸毒。”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吃中藥要忌喝綠豆湯,譬如患胃腸薄弱、肢酸乏力、全身畏寒、腰腿冷痛、大便溏瀉等症者應禁食綠豆。否則,不僅降低藥物療效,而且會加重病情。但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如果患有外感風熱、癰腫丹毒、暑熱內侵等熱性病,服中藥時可照常服綠豆湯,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3)食療治病:中暑:綠豆100克,金銀花50克,水煎服。乳部瘡癤腫痛:生綠豆50克,研末,每次10克,開水衝服。鉛中毒:每天取綠豆120克,甘草15克,煎湯,每日2次,15日為1療程。食物及藥物中毒:綠豆100克,生甘草100克,水煎服。腮腺炎:用生綠豆60克置小鍋內煮至將熟時,加入白菜心2~3個,再煮約20分鍾,取汁頓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