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耕社會時期,人們發現,牲畜食用黑豆後,體壯、有力、抗病能力強,所以,那時黑豆主要被用做牲畜飼料,其實這是由黑豆的內在營養和保健功效所決定的。那時人們崇尚白色食品,隻有貧者無奈食用黑豆。但醫生和養生者卻發現並總結出黑豆有許多醫療保健作用。
(1)營養功效:黑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牛肉、雞肉、豬肉的2倍多,是牛奶的12倍,蛋白質含量不僅高,而且質量好。黑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相似,其賴氨酸豐富並接近人體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黑豆脂肪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吸收,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其最大的特點是含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可被人體吸收,而且能抑製膽固醇的吸收。因此,黑豆對於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來說,是一種理想的保健品。黑豆中富含的鈣是人體補鈣的極好來源。鉀在人體內起著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的作用,可以排除人體多餘的鈉,從而有效預防和降低高血壓病。黑豆中的鐵可預防人體缺鐵性貧血,碘可預防甲狀腺腫大。
中醫曆來認為黑豆為腎之穀,具有健脾利水、消腫下氣、滋腎陰、潤肺燥、治風熱而活血解毒、止盜汗、烏發黑發以及延年益壽的功能。正因為如此,黑豆一直被人們視為藥食兩用的佳品。
(2)食療注意:不可過量食用。
(3)食療治病:牙齒腫痛:用黑豆以酒煮汁,漱之立愈。多發性神經炎:黑豆、米糠各50克,水煎服。燙傷:黑豆250克,煮濃汁,塗患處。閉經:黑豆30克,紅花8克,水煎後衝紅糖50克,溫服。便血:黑豆500克,炒熟,熱酒浸之,去豆飲酒。盜汗:黑豆、浮小麥各5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