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又名胡豆、夏豆、羅漢豆。蠶豆是人們喜愛的食品,它不僅可以燒成各種美味的菜肴,還可製成怪味豆、五香豆等副食品。
(1)營養功效:蠶豆含有蛋白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蠶豆對由於蛋白質缺乏而出現的水腫、慢性腎炎有較好的調理效果,還能延緩動脈硬化進程。蠶豆中含植物凝集素,有消腫、抗癌的作用,尤其是對胃癌、食道癌、子宮頸癌等病症更有效。蠶豆中的膳食纖維,也可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胃蠕動,起到通便的作用。蠶豆中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磷脂,並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如果你正在應付考試或是個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
(2)食療注意:需要注意的是蠶豆不可生吃,應將生蠶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後再進行烹製,也不可多吃,以防脹肚傷脾胃。少數人吃蠶豆後,可引起蠶豆病。這是因為其體內缺乏某種酶類,是一種遺傳缺陷症狀。症見發熱、頭痛、腹痛、黃疸、精神不振。發病急猛,如搶救不及時,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多發於13歲以下的兒童,約40%的患兒有家族病史。故小兒第一次吃蠶豆,不宜多食,凡父母有蠶豆病史者,子女應慎食蠶豆。要使蠶豆可口,剝殼也很有講究。一般來說,蠶豆一剝出來就應馬上入鍋燒炒,時間一長,豆皮就會變老。蠶豆剝殼後,如果發現頂頭上有一條黑色的線,那就說明蠶豆真的變老了。這種豆燒煮後就像“五香豆”一樣,往往是豆皮都皺攏來了,還不見其裂開縫。
(3)食療治病:禿瘡:鮮蠶豆搗如泥,塗瘡上,幹則換之。如無鮮者,可將幹豆用水泡開,搗敷亦效。黃水瘡:蠶豆殼燒炭研末,加黃丹少許,用香油調敷患處。天皰瘡:蠶豆殼燒炭研末,或加冰片少許,用香油調敷患處。胎漏:蠶豆殼炒熟研末,每次10克,加白糖少許,開水調服。產後腹痛:蠶豆梗苗150克,水煎加甜酒服。吐血、鼻血:蠶豆花陰幹研末,每次10克,用開水衝服。水腫:蠶豆80克,冬瓜皮6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