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扁豆(1 / 1)

扁豆為豆科扁豆屬的一個栽培種,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扁豆又名白扁豆、蛾眉豆、鵲豆,其種子、花、種皮(扁豆衣)均可入藥。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我國,目前南方地區栽培較多。扁豆是常見的帶莢食用的豆類蔬菜之一,其莢形別致、風味獨特,堪稱盤中佳肴。

(1)營養功效:中醫認為扁豆有補脾和胃、消暑解毒、除濕止瀉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胃虛熱、嘔吐泄瀉、口渴煩躁、酒醉嘔吐、女性白帶等症,還可用於解酒毒。扁豆皮作用雖次於扁豆,但無壅滯之弊。扁豆花有解暑化濕功效,適用於感冒暑熱、發熱、泄瀉等症。

(2)食療注意:一般情況下,食用扁豆並不會引起中毒。但在食用秋季下霜後采摘的扁豆或吃了沒有炒(煮)透的菜豆,便會引起中毒。因此,在食用秋季霜後摘的菜豆時,應先用開水燙煮一會,撈出後再行炒製,延長烹調時間,使之燒熟煮透,食用時就不會中毒了。

(3)食療治病:痘毒:扁豆粉幹搽患處,能解毒生肌,並能輔助治療痘毒引起的全身糜爛。腹痛吐瀉:生扁豆莢30個,搗汁,用涼開水衝服,治療暑濕腹痛、霍亂吐瀉及因喝酒或吃魚蟹所致之吐瀉腹痛。鳥肉中毒:生扁豆18克,曬幹研粉,涼開水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