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靈芝(1 / 1)

靈芝古稱瑞草、仙草,其性平、味苦、無毒。靈芝是功效十分顯著的藥用真菌,自古被譽為“仙草”。《神農本草經》把靈芝列為“上上藥”,有“益心氣”、“安精魂”、“好顏色”、“補肝益氣”和“不老延年”等功效。隨著科學家對靈芝研究的不斷深入,靈芝中的藥用成分和藥理藥效也不斷地被發現。

(1)營養功效:現代研究表明靈芝對人體免疫、中樞神經、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等係統有調節功能和增加白細胞的功效。靈芝食療可輔助治療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冠心病、神經衰弱、高血壓病、性功能低下等。尤其對延緩衰老、美容祛斑具有良好的效果。

科學家研究發現,身體肥胖者食用靈芝後,能夠將多餘的脂肪與蛋白質排出體外,起到瘦身作用。靈芝中的有機鍺含量是人參的6~8倍,其中的鍺和微量元素硒能切斷腫瘤細胞分裂繁殖的惡性循環,改善各種癌症症狀,抑製癌細胞的形成、生長、轉移,促使腫瘤縮小;還能減少射線對人體的損害,促進骨髓細胞蛋白質、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合成,減輕放、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

靈芝能提高肝髒的解毒和再生能力,因而可明顯改善各類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症狀和體征,使肝功能恢複正常,一部分乙肝患者尚可轉陰。靈芝可使失眠、多夢、頭痛、頭暈、心悸等神經衰弱症狀以及過度疲勞得到明顯的改善。堅持服用,可使體力充沛、精神飽滿。科學家通過進一步研究揭示,靈芝還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對頭痛、腰痛、神經痛、癌症疼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靈芝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理活性物質,如三萜類、多糖、多肽、糖肽、核苷、酶類、生物堿類有機物、有機鍺及多種微量元素,且主要在靈芝的孢子中。所謂靈芝煲水喝是指靈芝的子實體部分含有的有效成分比孢子少得多,煲水時水溶性物質可以溶於水,而一些脂溶性物質是不溶於水的,所以水煲靈芝使有效成分不能全部溶解和被人體利用,故效果不大。古代人限於當時的科學技術和認識水平,隻有煲靈芝水,現代人再用靈芝煲水治療就沒有必要了。

(2)食療注意:正常情況下不建議兒童服用靈芝,除非特殊情況,例如腫瘤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靈芝孢子粉因富含天然有機鍺,所以服用時會有瞑眩反應,依據中醫食療法關於“不起瞑眩,症狀不愈”的觀點,服用靈芝後部分人初期出現頭暈、骨骼酸軟、皮膚瘙癢、口幹、大小便稍頻等症狀,是靈芝分解、移動及排除疾病於體外所產生的正常反應。此時務請持續服用,無須憂慮。因為這種反應是靈芝孢子粉獨特的排毒作用,是“疾病好轉反應”,在中醫上稱為“瞑眩反應”。

(3)食療治病:失眠:靈芝10克,蜂蜜20克,靈芝加水400毫升,煎煮20分鍾後,加入蜂蜜,溫飲代茶,每日1劑,長期服用具有補虛強身、安神定誌之功效。神經衰弱:靈芝6克,白糖適量,靈芝切成薄片水熬2次,取頭煎、二煎液合並,加入適量白糖,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完。

老年斑:靈芝6克,茯苓10克,茶葉2克,將靈芝、茯苓研碎,與茶葉混合,裝入紗布小袋,每袋6克,用開水衝泡服用。每天衝服2~3袋,能祛除老年斑,並預防感冒、降低血脂、通便。

子宮癌:靈芝切成薄片,再磨成細粉。用溫開水衝服或嚼服,每日3~4克,能輔助治療宮頸癌、子宮出血等症。或靈芝50克,米酒500毫升,將靈芝切成薄片,浸於米酒中,7~10日後即可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服10~15毫升。血小板減少症:靈芝15克,大棗10枚,花生仁10克,粳米100克。靈芝切碎,水煮取汁,放入大棗、花生仁、粳米煨煮成稠粥,加入白糖後一次服完。長期服用,具有補氣養血、健脾安神等功效。

肝炎:靈芝10克,粳米100克,麥芽糖50克,靈芝切碎,頭煎、二煎液合並,然後倒入粳米,熬煮成粥,服用時加入麥芽糖,分1~2次服完。慢性支氣管炎:服用靈芝片,每日3次,每次1片(含量相當於生藥0.5克),或用靈芝酊(20%濃度),每日3次,每次10毫升(每日量相當於生藥6克),一般15~30天開始見效。白細胞減少症:據報道,靈芝曾用於治療因化學、物理、藥物及慢性病等各種因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例,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總數平均提高至1028個/立方毫米。10~20日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