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與王權(3 / 3)

三國時,魏國曹丕首先稱帝。傳說曹丕出生時亦很神異。《三國誌?文帝紀》注引《魏書》曰:“帝生時,有雲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古籍多言“雲從龍”,出生時有雲氣環繞,預示有真龍天子出世。曹丕稱帝時,也編造了些“黃龍見”之類的謊言,以表示上應天命。《太平禦覽》卷九二九引《魏略》:“文帝欲受禪,郡國奏:‘黃龍十三見,明帝鑄銅黃龍,高四丈,置殿前’。”關於這一史實,《三國誌?文帝紀》還稱曹丕為帝是天意,早在50年前便有預兆:“初,漢熹平五年,黃龍見譙,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揚:‘此何祥也?’揚曰:‘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複見……’內黃殷登默而記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黃龍見譙。登聞之曰:‘單揚之言,其驗茲乎!’”

蜀主劉備稱帝時,群臣亦編造謊言,說有黃龍見,勸劉備應天順民,登帝位。《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載:群臣上言:“……今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於是劉備即皇帝位。

吳國孫權稱帝前,亦編造謊言,說有“黃龍見”。孫權去世後,孫亮繼位。孫亮生前,其母潘氏為了使自己的兒子將來能立為太子,繼承王位,在妊娠時編造一個夢龍的神話。《三國誌?吳書?妃嬪傳》:潘夫人對孫權說:“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孫權深信不疑,後來廢了原所立太子孫和,改立小兒子孫亮為太子,潘夫人也因此成了皇後。

南北朝諸國的建立者多言與龍有關係,如南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姿表英異,龍顙鍾聲,鱗文遍體”。其子武帝蕭賾出世那天夜裏,據說蕭道成的母親和劉皇後同時夢見“龍據屋上”。故蕭道成給兒子起了個小名“龍兒”。

南朝宋國的建立者宋武帝劉裕也與龍有不解之緣。傳說他曾“遊京口竹林寺,獨臥講堂前,上有五色龍章,眾僧見之,驚以白帝”,劉裕聽了十分高興。又傳說他出外行走時,常見有二小龍跟著他。後來發跡後,“龍形更大”。這些傳說也意在使人相信劉裕是龍化身的人。

南朝梁武帝蕭衍誕生時“有異光,狀貌殊特,日角龍顏,重嶽虎顧,舌文八字,項有浮光,身映日無景,兩胯駢骨,項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帝’。為兒時能蹈空而行……所居室中,常若雲氣,人或遇者,體輒肅然”。“舌文八字”當是龍蛇之舌,居室中常有雲氣意謂龍之居室。所有這些都是意在說明蕭淵是龍的化身。

隋文帝楊堅也把自己說成是龍的化身,以樹立權威。史載楊堅誕生時,“紫氣充庭”。一天,他母親呂氏抱著楊堅,“忽見頭上角出,遍體鱗起”,呂氏大驚,“墜高祖於地”。還有書說楊堅“為人龍頷,額上有玉柱入頂,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唐太宗李世民為爭奪帝位,也曾編造過龍的神話。傳說李世民誕生之時,“有二龍戲於館門外,三日而去”。出生時有二龍出現,意謂所生者為龍。李世民的形貌,據一位相麵先生說,為“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這些輿論,大概是出於宮廷鬥爭的需要編造出來的。如果確有其事,李淵將會立李世民為太子,而不立李建成。把自己的誕生神秘化,表明自己是真龍天子,以迎合隻有真龍天子才能當皇帝的心理。

唐玄宗李隆基在登帝位前,也曾想盡辦法把自己與龍拉上關係。唐中宗時,李隆基隻不過是皇侄,沒有當皇帝的份兒。史載當他任潞州別駕(太守)時,該州境“有黃龍白日升天”。他外出狩獵時,“有紫雲在其上,後從者望而得之”。所謂“有紫雲在其上”,古雲“雲從龍”,有雲必有龍,意即李隆基為龍。唐人張讀所著《宣室誌》說李隆基為龍,即帝位前,潛龍於興慶宮。即帝位後,龍也遊出宮中。安史之亂後,李隆基被迫入蜀,龍也隨李隆基入蜀。傳說稱:“唐玄宗嚐潛龍於興慶宮。及即位,其興慶池嚐有一小龍出遊宮外禦溝水中,奇狀蜿蜒,負騰逸之狀,宮嬪內豎,靡不具瞻。後玄宗幸蜀,鑾輿將發。前一夕,其龍自池中禦素雲,躍然亙空,望西南而去。環列之士,率共觀之。及上行至嘉陵江,乘舟將渡,見小龍翼舟而進,侍臣鹹睹之。上泫然泣下,顧謂左右曰:‘此吾興慶池中龍也。’命以酒沃酹,上親自祝之。龍乃自水中振鬣而去。”

後周創建者周太祖郭威,史載其誕生時,“赤光照室,有聲如爐炭之裂,星火四迸”。傳說他睡著的時候,“有小虺五色出入顴鼻之間”。還傳說有一與郭威同姓的尼姑見到郭威後對人說:郭威“頂上有肉角,當為世界主”。五色小蛇、頭上長角,均為龍形,為帝王之相。郭威稱帝前,原為後漢樞密使、檢校太尉,掌握軍權,後來發動兵變,推翻後漢,黃袍加身,當了皇帝。為了蒙騙百姓,開脫罪責,編造了種種龍的神話,意謂自己稱帝是天命,是命中注定要做皇帝。

直到民國初年,“龍瑞”“真龍天子”的幽靈仍在中國遊蕩。1915年即袁世凱稱帝的這一年,湖北宜昌英國領事許勒德發現神龕洞中恐龍化石。宜昌關監督劉道仁以為是龍瑞,即電奏入京,隨即派張專員來宜昌察驗。化石原為群龍無首狀,但張專員入洞視察後,“竟謂首尾俱全,實為大皇帝之國瑞。”並冊封恐龍化石為“瑞龍大王”,改宜昌縣為“龍瑞縣”。隨後歐陽溫即在《東方雜誌》載文稱:“帝王與龍關係至密,方今國體更始,而石龍亦同時出現,其以祥瑞視之,又無足怪矣。”然而,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的皇帝,便被迫取消帝製,不久在全國一片討袁聲中死去了。

據上所述,曆代統治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充分利用人們崇拜龍的心理,利用普遍存在的帝王為“真龍天子”的信仰,編造種種謊言,把自己說成是龍子或龍的化身,以樹立政治權威,以奪取政權或鞏固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