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是9月末,天氣冷起來了。他急著出兵,估計和阿裏不哥的戰鬥不會拖很長的時間。他想在年底前結束這件事,明年他就可以回到征宋的前線了。
可是,事情並不像他所預料的那樣。阿裏不哥雖然像個折斷翅膀的山鷹,自己也知道已經不是忽必烈的對手了,他仍想拚死抵抗。
他以旭烈兀的兒子主木忽兒和術赤的孫子合拉察兒為東路軍統帥,想造成伊利汗和欽察汗兩國家對他支持和擁護的局麵。忽必烈明白這兩個人並不代表那兩個汗國。那兩個汗國的真正主人並不支持阿裏不哥,伊利大汗旭烈兀是忽必烈的三弟,和他的感情是很好的,他雖然從沒回到蒙古過,但他每年都派使節來通好。欽察大汗現在是別兒哥,他曾經幫助蒙哥取得汗位,這些年,他也沒有回蒙古來,在他和阿裏不哥之間,他曾表示中立。可是,他把阿裏不哥派去的使節轟出門外卻是事實。為了孤立主木忽兒等,忽必烈仍然派人去向旭烈兀和別兒哥致意,讓他們召回他們兩個將陷於紛爭漩渦的兒子。
忽必烈派移相哥和合丹為先鋒,在巴希乞地方三戰三捷,把主木忽兒和合拉察兒打得抱頭鼠竄,他們帶著少數幾個隨從從戰場上逃了出來。阿裏不哥自領的軍隊也好不到哪裏去,他想阻擋主木忽兒的逃竄,不僅沒有擋住,自己也被潰逃的軍隊裹挾著一直退到他的老窩和林。可是他還給自己和別人打氣說:“我這裏還有幾萬軍馬,忽必烈要想進和林城比登天還難……”
但忽必烈沒有直接去攻打和林,他隻用了一個小著數就使阿裏不哥陷於了絕境。
和林的飲食大部是用大車從漢地運去的,忽必烈派兵把守住運輸要道,卡斷了和林的物資命脈。幾天後和林就出現了大饑荒,物價飛漲,人心浮動,沒有糧草的軍隊開始崩解。阿裏不哥一麵大罵忽必烈不念黃金家族的情誼一麵帶兵狼狽逃跑,年底他落荒到滴水成冰的吉裏吉斯(今葉尼塞河上遊)一帶。忽必烈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和林。
南宋臨安皇宮。
賈似道在朝房等待著皇上的召見。他還沒有回臨安,就一連發了幾道向皇上報捷的奏文,說他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兵。皇上下詔全國歡慶,並大赦死刑以下的囚徒。大開國庫,出銀犒賞軍隊,給大小官吏增加薪俸。他一進京城就感到了勝利的節日氣氛。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一座座高大凱旋門矗立著,使他目不暇接,來來往往的人都是喜氣洋洋的。皇宮的一道道大門為他敞開著,他的豪華大轎一直抬進朝房才落下。等在那裏的朝臣都圍上前來向他祝賀,讚揚聲、歌頌聲、阿諛聲使他覺得飄飄然,竟真以為自己成了英雄!
皇上當然也不會怠慢他,隻是昨晚宮中的後妃近臣為慶祝襄陽大捷開了個盛大的酒會,鬧騰得太晚了,沒辦法,他這時還無法起身。
一直等到將近午時,皇上才起床並且盥洗完畢,駕臨安平宮。宮院內幾天前就紮裹得花團錦簇,這時,排列在丹墀下的樂隊敲起了得勝鑼鼓,鼓噪得沸反盈天。大太監走出宮門喊道:“皇上召見眾臣百官!”
於是臣子們按職別的序列進殿……
一應的儀式完結後,皇上命左丞相吳潛朗讀嘉獎賈似道的大詔。詔書上說:右丞相、江漢製置使賈似道統領大軍來到鄂州,不僅解鄂州之圍,而且擊潰頑敵,使諸路皆捷,江、漢肅清,國家社稷危而複安。實萬世無疆之福!特晉封少師,爵衛國公……
嘉獎大詔讀完之後,皇上給賈似道賜座,賈似道從下麵爬起來興衝衝地坐了。見皇上滿麵紅光,臉麵上的皺紋似乎也少多了,隻是他的那兩個難看的淚囊沒有變小,仍墜在鼻子兩邊。眼睛也還是黏哧哧的,沒有光彩。他卻望著賈似道微笑。
接著就準賈似道所請,給他的將領獎勵和晉封。呂文德功列第一,授檢校少傅,高達為寧江軍承宣使……
這天,賈似道退朝回府,登門相賀的人絡繹不絕,直到很晚才得清靜。不想舍府人等又置宴相賀,他幾乎弄得爛醉如泥。回到臥房後還未寬衣就擁著小妾睡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他忽覺得口渴難忍,就想呼人伺候。
睜眼一看,室內亮著,在燭影搖蕩中,見一人站在床前。那人身穿緊身黑衣,手提一柄錚亮的長劍,怒氣衝衝地看著他。
賈似道嚇得丟魂失魄,回頭看身邊的小妾時,駭得差點兒叫出聲來。她的頭不知哪裏去了,血淋淋的脖腔像怪嘴似地張著,被褥和枕頭上全是汙血……
“壯士,你……你……你是誰?”他好歹說出這句話。
“坐起來!”黑衣人命令他。
“主要是……”賈似道很想服從他的命令,可是他辦不到,起了幾次,由於抖得太厲害,沒有起成。黑衣人拉了他一把,賈似道起是起來了,但他坐不住。從床上滑溜下去,就那麼坐在地上。“就……就讓我坐,坐在這裏吧,壯士。我死,就,就死在這裏……”
“我要問你話!”
“壯士,您問吧……我說,我說……”
“你一定要說實話,要是撒謊,哼!”黑衣人眼睛裏迸射著火星。
“不,不,我什麼都告訴您,隻要您不殺我,給我留條狗命!”
“聽著,”黑衣人把長劍搭在賈似道的脖梗上,“你到鄂州後,什麼都沒幹,移兵黃州後,你嚇得像一攤爛泥,躲在蓬蒿裏不敢出來,你哪裏抵抗過蒙古人!你說,我講得對嗎?”“是的,是的,壯士說得很對!很對!”“那麼,忽必烈為什麼退兵了呢?說!”
賈似道有些難堪,他支吾起來。黑衣人說:“你不好說嗎?我幫助你一下吧。”說著,他把劍抖了一下,賈似道就覺得長劍的利刃劃進肉裏,鮮血流下來,染紅了他的衣領。他痛得想尖叫,可他立刻張口結舌,因為,那黑衣人的劍尖在他喉頭前顫動著……“我說……我說……”他把瞞著朝廷向蒙古人求和的事說了。
“你是什麼人,你知道了嗎?”“我是賣國求榮的奸賊……”“你該當何罪?”“我罪不容赦,我罪該萬死,我該千刀萬剮!”賈似道像泄了氣的皮囊。“我說了這些,不為求生,是為速死!壯士不叫我受罪就感恩不盡了!”“我不會殺你的……”賈似道沒有想到黑衣人會這麼說。“壯士,為什麼?是可憐我這條狗命嗎?”
“絕不,我殺你一百次,也不會眨眨眼睛的,”黑衣人說,讓賈似道驚異的是他竟哭起來,“我不殺你,是為讓老百姓歡喜一次吧,盡管這是假的勝利!老百姓好久沒嚐過勝利的滋味了!”
“是,是,是。”賈似道眼睛裏有了一絲生氣,“我正是這樣想才……”
“你敢說下去嗎?”黑衣人說,“你已是罪大惡極,將來人民和曆史是不會饒恕你的,你就等著吧!”“我……我……”“你要好好贖罪,多幹好事,不做壞事,將來人們也許會忘記你的罪惡……”
“我……我……”賈似道想說些表示自己立功贖罪的話,可是他說不出來。那黑衣人收回長劍,吹息了燭,走了。
像其他封建王朝一樣,蒙古民族也實行一夫多妻製,故此,忽必烈也擁有很多後妃。忽必烈仍然沿襲舊製,在眾多妃嬪之中確立四人為正婦,分別稱為定居的農業經濟,因此,不需要按季分別駐於四斡耳朵,但四斡耳朵在形式上仍然保留下來,四斡耳朵的距離也不再那麼遠了。
四斡耳朵之正婦,雖然都被冊立為皇後,但地位不等,隻有第一皇後所生之子才有繼承皇位的權力,如果第一皇後無子,則由第二皇後之子繼承,依此類推。
因為成吉思汗的妻子(忽必烈祖母)孛兒帖出自蒙古弘吉刺部,忽必烈的後妃也多在弘吉刺部選拔。從馬可·波羅記載的資料可知弘吉剌部“其人甚美”,除四皇後外,忽必烈還要在弘吉剌部選拔大量妃嬪。
據傳,每年大汗都要派遣使者到弘吉剌部挑選美女。使者到達弘吉刺部以後,召集各家室女前來,逐一審視,檢查其膚、發、麵、眼、口、唇等部位是否與全身相稱,然後以評分的辦法定出等次,有得十六分、十七分、十八分或二十分者,但隻有獲得二十分以上者,才會被選中,進入後宮。
這些進入後宮的美女在進獻大汗之前,還要根據美醜等再選拔一次,以得分最高者三四十人為帝室侍女。每人各由宮中老婦一人審查,與其共寢一床,審視該女有無隱疾,肢體有無缺點,臥後有無鼾聲,氣息有無惡臭,身上有無穢氣等等。審查通過以後,分六人為一班,輪番侍奉大汗,每班侍奉三日三夜,期滿後改由他班侍奉,如此輪班。周而複始。當一班在大汗室內服務時,另一班要在鄰室服務,如果大汗欲從外間取物,如果是飲食之類,則由大汗室內當班的妃嬪命鄰室的妃嬪去準備。
像那些進入後宮、得分稍低、再次選拔被淘汰的美女,則與大汗的其他侍女同居於宮中,學習女工等事。假如有某位貴族願意娶其為妻,大汗則厚給妝奩以嫁之。
忽必烈雖然有很多的後妃,但最寵愛的還是第一皇後察必。察必出自弘吉剌部,人不僅長得漂亮,還異常聰慧,通情達理。不但幫助忽必烈管理後宮、料理家務,而且在政治上幫助忽必烈“鼎新革故”,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1259年,忽必烈奉蒙哥之命率兵進攻南宋鄂州,察必留守開平一帶。蒙哥死在四川軍中,留守漠北的阿裏不哥為奪取汗位,加緊了準備工作,他派遣阿蘭答兒發兵漠北,進駐漠南。
當阿蘭答兒進軍至開平百餘裏時,察必得知了這一情況,她馬上遣使去責問阿蘭答兒說:“發兵大事,太祖皇帝曾孫真金在此,何故不令知之?”阿蘭答兒無言以對,察必覺察其中有詐,經過了解,掌握了阿裏不哥圖謀奪取汗位的陰謀,馬上派遣親信大臣太醜台也若趕赴忽必烈軍中報信,促使忽必烈下定決心北返,為忽必烈奪取汗位立了頭功。
以遊牧見長的蒙古族,最初沒有意識到農業生產的重要,不重視農業生產,在忽必烈定都大都以後,四怯薛官仍然請求割取京師城外的一塊土地作為牧場,忽必烈已經應允,臣僚正在畫圖呈進。
察必得知後,立即去見忽必烈,準備進諫。她看到漢人劉秉忠在場,巧妙地假裝譴責劉秉忠說:“你是漢人中知書達理的人,你的話皇帝最愛聽,現在有人建議把農田變為牧場,你為什麼不諫?如果說我們初人中原定都時,留下一塊地牧馬,也就罷了,現在老百姓都已在農田上安居樂業,如果再把他們的農田奪下來,讓他們居無定所,怎麼可以呢?”忽必烈聽了察必的話,立即收回了批準之令,保證了農業生產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