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李璮叛變 完善漢製(2 / 3)

“你說什麼?”同樣,忽乃也聽不大懂李璮的話,“你說要我回蒙古去?你不用瞪眼,我會回去的,那裏有許多小夥子等著我哩!”

忽乃來這裏後,李璮很少到她房裏去。本來他娶忽乃是為了政治目的,塔察兒、忽必烈把忽乃嫁給他,何嚐不也是如此呢。

李璮雖鄙陋,可也欣賞有點修養的女人。對忽乃的強壯和過分熱情有點消受不了。他一沾忽乃的身子,她就情欲勃發,往往反客為主,抱著他如癲似狂,一夜折騰下來,李璮就像抽去了筋骨似的渾身癱軟了……

日子一多,李璮也就懶得再去答理她。

忽乃是個年輕、壯碩的蒙古女人,她自然耐不住寂寞,就免不了和她看上的男人私通起來,起初,是和李璮的幾個侍衛,李璮發現後,把那幾個給他戴綠帽子的人殺了,周圍的男人沒有人敢再招惹她。忽乃並不就此罷休,她常常自己出外找伴侶,她找的誰,找了幾個,李璃都一無所知。一次,她從外麵回來,李璮想正一正家法,就摸了一把刀向她舞起來,可是還沒到她的身邊,就被她繳了械!從此他就隨她去了。李璮想:她是個韃虜女人,就隨她去浪蕩吧,誰也不會笑話他的……

今天,李璮要用著她了,為此,他還找了個懂蒙古話的通事。

他們來到忽乃的房裏,忽乃以為他又要來尋釁滋事,就把一把快刀放在身邊。

李璮為了讓他放心,就裝出笑臉說:“忽乃,你這是幹什麼呀?你坐下,我有話對你說……”忽乃坐下了,不過仍然警覺地望著李璮。李璮通過翻譯和她有了這樣的一番對話。“忽乃,你嫁過來,就是我的妻子了!”“當然,當然。”忽乃說。

“你就再也不是蒙古人,而是和你丈夫一樣,是漢人了!”

忽乃想了一下,又點點頭。這是蒙古女人的特色,她們雖不講求從一而終,可也是跟了丈夫後就再也不是娘家的人了,除非丈夫死了。而蒙古對再嫁的女人是沒有任何輕視的,有些人還專愛再婚的女人,以搶奪別人妻子為榮,成吉思汗就很典型。

“現在正如你知道的,我造了忽必烈的反……你知道我為什麼要造反嗎?”

忽乃搖搖頭,表示她不理解。

“因為漢虜不兩立。”李璮慷慨激昂起來,“我們華夏民族是不能受外族淩辱,不能受外族壓迫的……”

“你們光受自己人的淩辱、壓迫嗎?”忽乃直著眼睛問他。

李璮咽了一下,嘟囔了一句:“真是他媽的什麼也不懂的蠻夷婆娘!”沒法,他隻能直截了當地說了,“反正,我不能給蒙古人做官了,我要把蒙古人趕出中原去!”

“過去,你可是一直給蒙古人做官的!”

李璮真想找幾個人幫著把這個不懂事的蒙古娘們揍一頓,可是他現在用著她了,不但不能揍她,還要哄著她。他忽然用袖子把麵孔一遮,抽泣起來。

忽乃驚慌失措了,她見到的李璮一直是頤指氣使、橫行霸道的樣子,現在竟在她麵前哭了,她受了感動。待了一會兒,她捧著他的頭說:“我的男人,你怎麼啦?你哪裏痛嗎?你遇到困難了嗎?”

李璮見忽乃上鉤了,就抬起他那兩隻揉紅的眼圈子對她說了他起事以後的困難局麵。他孤立了,上了那些世侯們的當了。現在忽必烈競放過阿裏不哥,回頭來打他了,他原來想忽必烈會被阿裏不哥拖在蒙古的西邊的……

“我勸過你的,”忽乃說,“你不是忽必烈的對手,忽必烈太強大了!他是長生天派來人間的天神,無論是誰,在他麵前都要跪在地上……”

李璮在心裏罵道:“你娘的,你替忽必烈吹噓吧,忽必烈再了不起,也是個無知無識的韃子!”

忽乃又說:“你和阿裏不哥不同,阿裏不哥是他的親兄弟,你隻是他的奴才。他能放過阿裏不哥,但他絕不放過你!”

忽乃的話是對的。李璮不哭了,他得和忽乃商議事情。現在看來忽乃並不是他想象的,隻是一個蠢女人,她還是有點頭腦的。

“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投降吧!”忽乃堅決地說。

“我投降後,他會對我怎樣呢?他會殺我嗎?”

“我以為不會的。他會責備你,降你的職。但不會殺你……”

“哼,”李璮搖搖頭,“你們蒙古人是很殘酷的。”

“忽必烈不是一般的蒙古人,他無論做什麼事都經過仔細考慮。他留著你比殺了你好得多,表示對漢人投降者的寬大!”

李璮有點相信了。向忽必烈示降至少能贏得些時間。

看李璮猶豫,忽乃又說:“你如果打算投降,我願為你去找我哥。塔察兒幫助忽必烈當上大汗,又幫他追擊阿裏不哥,功勞太大了。要是去向忽必烈求情,忽必烈不會為你的一點兒過錯和塔察兒翻臉的……”

忽乃的這一番話使李璮心裏輕快了許多,是的,忽必烈如果沒有塔察兒在關鍵時刻幫他一把,他是很難登上大汗的寶座的。要是塔察兒出麵相救,忽必烈也許會饒恕他。至少會在將來再找機會收拾他。如果贏得一年、兩年的時間……

“忽乃,我的好妻子!”李璮叫了一聲,不顧翻譯在他們跟前,就把忽乃抱起來。“你要救我,你救救我……”

他端詳著忽乃,她,比起漢女人來雖有些粗陋,但麵目還是有幾分姿色的,他怪自己過去竟沒有看到……

“李璮,你娶我來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忽乃也摟緊李璮。“我給你做了這件大事,以後,你會對我怎樣?”

這蒙古女人也知道在這要緊的時刻講價錢了。

“我會把你捧到天上,我會讓你做夫人,我會把那姓王的趕出門去!”

“我現在就回大都去,找我哥,甚至去見忽必烈……”

李璮知道這時用什麼辦法會使忽乃為他不遺餘力,那就是感情。他渾身撫摸著忽乃,摸得忽乃的欲望上來了,忍不住索索顫抖,把李璮摟得更緊了。

“……走……咱們到床上去……”

“我的男人……”

他們相擁著向內間走去,不,他幾乎是被忽乃抱到床上去的。

李璮忽然發現那翻譯還在他們一旁,而把他們的話一句不漏地翻譯著,氣得七竅冒煙,吼道:“你這狗娘養的,還不快滾?滾!”

中統三年(1262)二月,忽必烈回師中原平叛。

忽必烈在整治漢人的時候,格外注重問計於漢人幕僚。在回大都的路上他問姚樞對李璮謀反的看法。

姚樞笑笑說:“豎子做事,不值一哂!”

“請先生說得詳細些。”意思是請姚樞給分析一下。

姚樞說:“那不成器的東西,自他舉旗反叛時,便決定了他必敗無疑的命運。宋廷不可能給他實質性的支援……”

“為什麼呢,他不是遣使到臨安去,向宋廷獻出漣海等三城,以示聯合的誠意嗎?”

姚樞搖搖頭:“皇上,您隻要想想李璮父子的作為就知道了。他們在宋廷和我們之間搖擺不定,早就喪盡了信譽。他養父李全是被宋兵殺的,他又和宋廷交戰多年,他們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聯合,南宋至多給他些空頭的官銜……”

“聽說,他早就和一些漢人世侯勾勾搭搭……”“皇上放心。那些世侯刁得很。他們才不會跟李镟去冒險哩。如果李璮真的幹出了名堂,他們也許會出手的,這時他們隻是觀望。要是皇上發兵平叛,他們還會向您示誠,派兵討賊大邀其功的!”

忽必烈暢懷大笑,如果姚樞老頭兒細心的話,一定會聽出忽必烈對漢人的不屑意味。即使他聽出來,也不以為意,因為這曠達的老人明白,既給異族做臣子就得忍受這些意料之中的事。

“那山東內部的情況呢?他已經在那裏經營幾十年了。”

“皇上不必擔心。李全父子如果愛民如子,也許在緊急關頭,有許多為他傾家的死士。但事實正好相反。他們聲名狼藉,魚肉搜刮百姓幾十年,人人對他們恨之入骨。聽說他造反,他們不是結寨自保,就是逃進山林,數百裏內寂無人聲。他沒有什麼根基的。這也是李璮不敢輕易離開老巢的原因。若不,他早就帶兵直取燕京了!”

“哈哈,”忽必烈高興了,他覺得勝利在握。“唉,既如此,他為什麼造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