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這就叫利令智昏。本來他可有三策可選的。”又是三策!
“哪三策呢?”
本來姚樞老頭兒可以不說這些,可他像許多文人一樣,免不了得機會就炫耀自己一番。他說:“一是乘我北伐之隙,沿海濱蜿蜒北上,直搗燕京,封閉居庸險關,號令中原漢地,此為上策。二是結盟宋國,以宋為後方,盤踞益都,負險據守,擾邊驚民,使我們疲於奔救,此為中策。三是出兵濟南,企望別的諸侯響應支援,最後必成被動挨打之勢,此為下策。李璮現在已經采用下策了!”
“聽說在太原和邳州有人響應他了……”
“那是疥癬小疾,可以不去理他們,或是令一將軍前去剿滅,幾日可平。”
忽必烈心中有數了,就立刻調兵遣將起來。中統三年二月十八日忽必烈命水軍萬戶解成、張榮實,大名萬戶張文千、嚴忠範會師東平。濟南萬戶張宏、歸德萬戶邸浹、武衛軍炮手元帥薛軍勝聚兵濱棣,築城挖塹,以防李璃向外竄逃。
這年二月二十日,忽必烈命諸王合必赤總督全軍,派史天澤增援,組成蒙漢聯軍,向山東挺進。
李璮原來聯絡的那些一同造反的世侯們,現在竟戲劇性地都靠在了忽必烈那邊,許多還參加了討伐他的大軍。這使他感到又滑稽,又可恨,又惱怒。另外,打算為他找哥哥說情的忽乃,杳無音信,看忽必烈進剿的勁頭,就可知道沒有任何效果了。
忽乃並沒有食言,她把事情給塔察兒說了,求哥哥幫助。塔察兒憤怒得豎起眉毛,一句話也沒說,就扭頭走了。
她又直接去求忽必烈。忽必烈倒沒有嗬斥她,隻是說:“你回來了,很好。”便喊來塔察兒,讓他把她領回家去,好好地看管著。
這樣李璮隻好孤注一擲了。三月十七日他領兵出戰,他的副將問他:“我們打得過忽必烈嗎?”李璮說:“即使打他不過,憑咱們這些軍隊,也能支撐個一年半載的!”
“到那時怎麼辦呢?”
“到那時再不行,就上山當賊寇去!我有個遠親就在山裏落草,官府剿了她多次,也沒動著她一根毫毛!”
“她有多少人馬?您為什麼不求她來支援呢?”
“我已給她寫信去了,她有千多人,當然敵不過忽必烈,可是她出一出手,也會讓忽必烈分心的。”
李璮指的是紅英姑。
事實和李璮的估計大不一樣,他的軍隊和史天澤的人馬一接觸就大敗而回,無法,李璮隻好退回濟南城中,準備固守。
五月,忽必烈的大軍兵臨城下。他命軍隊築環城把濟南團團圍住,又令史天澤節督諸軍,日夜用大炮轟擊濟南城垣,在轟擊的間歇就用雲梯攻城。李璮憑堅抵抗,難於應付。軍民知道李璮沒有本領退兵,城破是早晚的事,所以他們也無心思打仗,不僅如此,許多軍官暗中和城外蒙軍聯絡,瞅機會出降。一天幾撥嘩變……
濟南危急的消息傳到臨安。
呂建上奏了趙昀。趙昀說:“朕沒有辦法,鞭長莫及嘛!”
呂建說:“皇上,我看不能這樣。當李璮歸順時,陛下曾封他為齊郡王又給他保信、寧武節度使的頭銜。現在他麵臨覆亡,我們卻棄之不顧,豈不讓天下歸順者寒心,再說也讓蒙古人笑話!”
趙昀聽了,也覺得頗有道理,就讓他把賈似道叫來。
進宮的路上,賈似道恭敬地請教呂建,問他這事該怎樣回答皇上的垂詢?
自從賈似道疑惑呂建即那天晚上的黑衣人後,一見呂建的麵就膽戰心驚。他又不好對呂建怎樣。呂建是天子的救命恩人,心腹近臣。他和蒙古人的秘密交易,想必呂建早就了如指掌了,他如果在皇上麵前抖出來,張揚開去,我賈似道還有活路嗎?當然他恨不得把呂建置於死地,那隻有留待日後另外尋找機會,現在隻有在呂建麵前低首下心了。
呂建把自己的意見說了一遍,賈似道點頭聽著。
“對對,將軍的話自是高見。”賈似道忙說,“在皇上麵前,我當作如是說。”
到了皇上駕前,賈似道把呂建的話變成自己的話:“皇上,山東地方,李璮父子經營多年,兵精糧足,固若金湯。忽必烈一時半刻是拿它不下的。不過皇上不支援他也不好說話。雖然他們李家反複無常,可是目前是我們的臣僚。我們一兵一卒不給他也很說不過去。我看這樣:撥五萬兩白銀給李璮犒軍,另派提刑青陽夢炎帶本部軍馬前去援助,以成夾擊之勢,我想忽必烈必然首尾難顧……”
皇上準奏,立刻命賈似道和呂建前去操辦。
不上半月,呂建得到消息,五萬兩白銀在路上就被蒙軍截去,那青陽夢炎呢,知道自己這點軍隊僅是杯水車薪,對付不了這事,但不得不應付一下,他一進山東地就被蒙古漢軍萬戶張文千打回來了……
呂建很泄氣,可是他知道李璮能夠指望宋廷的也就是這些了!
七月,濟南城中兵疲糧絕。李璮真正體會到坐以待斃的滋味了。但他仍做垂死掙紮。他見市民不願把僅有的一點糧食交出來,他就把軍士分到戶裏,每戶養二到三名軍人。幾天後,全城糧食告罄,百姓們冒死呼號出城逃亡。李璮命令殺無赦,軍人不願殺戮無辜百姓,嘩變出降者日日不絕……
李璮知道自己是徹底完蛋了,濟南危在旦夕。他提了劍走進夫人的房裏。
王衣青和幾個小妾,瑟縮在房角。
王衣青本想問一問戰情如何,見李璮手提寶劍,瞪著發紅的眼睛,猜到他要幹什麼了,就說:“相公,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城破我等必然受辱,這正是死的時候。請讓我們自行了斷吧,我這就去取幾丈白綾……”她的意思是用白綾吊死。
小妾們沒有夫人的從容,她們跪在李璮麵前求他饒命,哭得淒淒慘慘。
李璮卻狠了心,舉手一劍,就把想要爬過來摟他腿的小妾的頭劈開了,腦漿濺到別的女人身上。幾個女人有的嚇得吱哇亂叫,有的暈了過去。
王衣青跪到李璮麵前說:“相公,讓我給這小妹求求情吧……”
小妹是指李璮最小的小妾。
“……她才16歲,進府才三個月!你就放她一條路,讓她逃生吧!”
“你還給別人求情,我該頭一個宰了你!”李璮吼道,“你那混賬老爹把你這個喪門星嫁給我,他卻去享榮華富貴!哼,現在他也完蛋了。他一定被忽必烈關在監獄裏,等待著淩遲呢!我問你:那兩個小孩子呢?”
他的長子幾天前就已戰死。李璮說的兩個孩子是小妾生的,都不到十歲。王衣青早些時候就把他們藏起來了。
“他們,他們……沒在家……”
“什麼沒在家,你這個刁婆娘!”李璮把劍一揮,王衣青就身首異處了。
小妾們不再叫嚷,她們鑽到床下,以為能躲過這一劫。但李璮不殺幹淨是不罷休的。他走過去,用劍亂捅,嘴裏卻喊著:“忽必烈,忽必烈,忽必烈……”
殺完了妻妾,他走到門外,聽全城鐵蹄躥湧,呼聲震天,知道蒙古兵已經進城。
他躍身上馬,也不要士兵護衛,徑直打馬亂跑。
跑到大明湖邊,周圍蒙古兵湧來,因不知他就是李璮,還沒有人上前捉他。
他見水邊有一小船,就跳上去,用力地向湖心劃。快到湖心時,有一降兵認出了他,叫道:“那個就是大帥!那個就是李璮……”
這一叫,就有許多人跳到水中,爭取捉賊立功。
李璮眼見就要當俘虜了,就一頭紮到水裏。還嘟嘟囔囔地說:“你們想捉我,哼,我叫你們捉不到,我叫你們捉不到……”他想隻一會兒,他就被水嗆死了。他大口地吞咽著水……
可是他不僅不會用兵打仗,造反又估計錯了形勢。即使尋死,他也不是把好手。這年,一連幾月雨少,濟南這泉城也有不少泉口不噴湧了,大明湖水落下幾尺,他吞了幾口水後,沒有淹死,一站,湖水僅及他的胸口。他大喊:“天不助我,天不助我!”他想用劍自戕,可是他的佩劍在他殺了妻妾後,隨手扔在房裏了!
敵兵圍上來,嘻嘻哈哈你爭我奪,差點兒把他撕碎。後來一名小軍官喝住大家,用繩索把李璮綁了,像拖濕淋淋的死狗似地把他給拖上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