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商:協調家庭關係的技巧01(2 / 2)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些迷惑的方法和途徑。我現在將它寫成這本書,以饗讀者。在這本有關家庭情商的書裏,我試圖告訴讀者,一個人必須懂得珍惜和發展自己身體,發現身體的優美和用處;必須對自己和他人真實坦誠;願意冒險、創新、創造財富、提高自身應對生活與工作的能力;當情況改變時,能適時尋找適應新情境的方法。在人生成長進程中,他/她身體健康、心智清新、感情真摯;他/她生活得快樂、充實,富有人生意義;他/她愛人深沉、處事公平、學習和工作有效;他/她平衡自身的脆弱與堅韌,懂得如何有效對待人生,達到原來設定的目標。

家庭就好比一個”工廠”,它製造了上述這樣的人。多年來,我所遇到的前來中心求助的家庭通常都帶著下列4種麻煩:

? 有關對自己的感覺和想法的,我稱作為“自我價值”。

? 有關人際交往的,我稱做“溝通”。

? 有關家庭成員如何感覺、如何行動的,我稱做“家庭內係統”。

? 有關家庭連接別人、組織,以及家庭以外的對象,我稱做“家庭外係統”。

不管那一種問題的家庭來到我們中心,也不管他/她(們)是過份羅索的妻子、不忠的丈夫、行為不良的問題少年,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兒,我不久便發現,若要解除他們的痛苦,就要尋找改變他們上述四部份的方法:

? 自我價值感低。

? 溝通間接、曖昧、不真實、不坦誠。

? 規則僵硬、非人性化、不協調,且一成不變。

? 社會聯係差、不開放。

幸好,近年來在我幫助人們發展潛在能力、成為有活力和滋潤家庭的谘詢過程中,我看到了與前者不同的家庭類型:

?自我價值感高。

? 溝通直接、清晰、特定和坦誠。

? 規則富有彈性、人性、適當,且變通性強。

? 與社會聯係開放有期許。

根據我們的家庭工作經驗,無論是問題的還是非問題的家庭,每個地方的家庭都有其共同特徵:

?每個人都有正負價值觀;問題是,它們背後的意義如何。

?每個人都有溝通;文題是如何溝通以及溝通結果怎樣。

?每個人都依循規則;問題是規則的種類及其影響。

?每個人都與社會聯係;問題是如何聯係以及結果怎樣。

以上所述的家庭(自然的血緣家庭、單親家庭、寄養家庭、養子女家庭,或育幼兒家庭等)都會發生這些問題。本書我們將針對這幾個重要因素深入探討,使你發現(1)它們如何在你的家中運作;(2)它們該怎樣改變以減少問題、增加家庭的活力和歡樂。(3)如何進行親子教育。

在本書中,我不準備苛責任何人,因為被責備的人中很可能是非常在意家庭幸福且為了家庭幸福盡力而為者。為了你的成功,我希望能給你一些新的使你家人能一起過得更好的辦法和技巧。我希望你能試試書中的一些練習建議和體驗活動。同時,希望你能了解一下何為家庭係統,又如何使家庭係統得到改變。這些體驗和練習是正向的,其目的是減少家庭中的麻煩、增加家庭中的滋潤。有越多家庭成員的參與,你就越能感受到家庭係統的有效運作,從而讓你的家庭導向滋潤型家庭。

那麼,又如何使你的家人、特別是已發生破裂關係的家庭成員和你一起參與呢?我的建議是,你首先必須熟悉你所要問的問題,以便你將能更清楚地提出你的要求。如果你與家人的溝通能夠產生一種興奮感,就會吸引你的家人參與你的嚐試。你的請求須表明得簡單扼要,發問時正向且直接;當然,溝通也包括擴大對方正向反應的機會。

本書也希望能給我們尚未遇到過的家庭成員解除一些痛苦。我期盼未來將要組成家庭的婚姻夫婦能展閱此書,以預防不必要的傷害。人世間雖然有一些(例如天災)無可趨避的痛苦,但人世間更多的是一些我們能夠通過主觀努力加以改變的人與事。

本書更將重要的篇幅讓給“親子關係”篇上,這是因為親子關係是家庭情商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份。如果說孩子的情感教育是從家庭、家庭其他成員,特別是從父母那裏習得的話,那麼父母要成為合格的情感導師,就必須自己掌握好情感智商的基礎技巧。這正是我們第二篇各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