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如何監督腐敗(2 / 2)

貴為總統,尚且如此被媒體修理,政府高官就更不在話下了。僅在盧武鉉時代,媒體就一口氣幹掉過一個總理和三個副總理。總理李海瓚,在2006年3月1日國家“獨立日”的時候,不去參加紀念儀式,也不去處理當時的鐵路罷工事件,卻跑到釜山陪一些企業家打高爾夫球。此舉遭媒體揭露質疑,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他不得不宣布辭職。同是2006年,韓國教育副總理金振杓,因學生食物中毒事件處理不力,被迫辭職;緊接著,接替他的教育副總理金秉準僅僅就任13天,又宣布辭職,因為媒體揭發,他在某大學擔任教授時,曾經抄襲自己學生的論文。韓國媒體的理念是,教育腐敗更加不可原諒。而另一位經濟副總理李憲宰,則是因為妻子被報紙揭露涉嫌房地產投機,黯然下台。

韓國媒體深知,批評企業家,同樣是非常討好讀者的舉動。韓國普遍的社會觀念是,企業做大以後,涉及國家資源、產業政策及國民就業等等,因此企業就不再是私器,而是公器。為防止國民整體利益受損,對大企業的腐敗尤需強有力的監督。現代汽車會長鄭夢九,SK集團會長崔泰源等著名企業領導人,都曾因不當經營等腐敗行為被判有罪,甚至入獄服刑,媒體在其中也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除了官員與企業家,社會其他領域,也同樣有媒體的用武之地。前些年,韓國美術界橫空出世一位超級才女申正娥,女性,三十餘歲,美國堪薩斯大學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美術史博士,曾任韓國錦湖美術館館長,國立現代美術館美術銀行推薦委員,東國大學教授,並多次擔任國內外大型藝術展的策展人。韓國媒體曾經稱:美術界出現了一位響當當的領軍人物。

可是,突然有一天,媒體發布消息:申正娥的博士學位是偽造的,她的學士和碩士學曆也是假的。也就是說,她可能隻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女版黃禹錫,至此出籠。

時至今日,在韓國,還有不少人堅信,黃禹錫當初沒有造假。對申正娥,也是一樣。有人為她辯護,說她英語好,文章好,會說話,會辦事,待人得體,她完全是憑自己的實力策劃了一係列國內國外一級展示會,這就足以證明,她的能力是一流的。她之所以出此造假的下策,並不是為了惡的目的,而完全是韓國隻重學曆不重能力的大環境給逼的。因此,應該反省的,不是申正娥,而是這個不正常的社會。

但是,韓國媒體卻窮追不舍,繼續深入調查,最終揭示出了另一個真相:所謂申正娥相當有能力的說法,完全是謊言,她取得的成績,完全是以權色交易為基礎的!最重要的交易對象,是青瓦台總統府的高官,政策室室長卞某。最後,卞某被迫辭職,申正娥被判入獄四年。

當然,韓國媒體在監督腐敗的過程中,也不可能不受到黨派政治的影響。韓國報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右派報紙,一般都起命為“日報”,如《朝鮮日報》、《中央日報》等。而左派報紙,則叫“新聞”,如《京鄉新聞》、《韓民族新聞》等。

韓國語境下的左派,政治上更強調民主主義,經濟上強調社會福利,主張對富人加重征稅。右派則強調政府權威,主張用減稅的方式,鼓勵企業擴大投資,以增加就業,最終增進民眾福祉。在北韓政策上,左派主張對話的“陽光政策”,並實際采取了一些和解與交流的步驟,如南北首腦會談、金剛山旅遊、開城工業園區等。而右派政府則主張強硬應對朝鮮,以促使其內部發生重大變化,如李明博一上台就揚言,絕不能再無條件地給北韓金錢與物資支援,並強烈指責前兩位總統金大中與盧武鉉,正是他們為北韓提供的金錢,成為了北韓發展核武器的資金的一部分。

軍政府統治結束後,盧泰愚是右派政府,金泳三本是左派陣營的人,但是為了總統大位,投奔了右派陣營,所以也算右派政府。金大中與盧武鉉是標準的左派政府,李明博則又是右派政府全麵複辟。因此,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媒體監督腐敗,有時候的確會帶有政治色彩,這也是盧武鉉之死引發巨大社會反響的潛在因素之一。

韓國的媒體畢竟不是檢察機關,也不是法院,因此對腐敗的監督也是有限度的,並不是全能選手。比如,在監督娛樂圈腐敗時,往往比監督政治圈更為無力。曾轟動亞洲的“張紫妍自殺案”,起初,媒體的監督不可謂不賣力氣,但其結果,隻不過是處理了幾個小嘍羅,被媒體指為幕後黑手的大老板,連毫毛都沒沾著水。

麵對腐敗,新聞監督與反監督的鬥爭也是時刻都在進行著的。盧武鉉去世,全韓國上下鬧得沸沸揚揚,這期間,有一條新聞,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之子接受愛堡樂園股份一案被判無罪,就完全沒有引起重視。三星真會鑽空子,這條消息,若在平時,一定會是頭版頭題大新聞,而且必然會激起一片質疑之聲。可是,因為盧武鉉的事情太喧鬧了,媒體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走了,三星因此暗渡陳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