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幻想著未來潛在的危險,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循環播放著遙遠的可能發生的災難,放映那些可怕的特寫鏡頭,包括每一個可憎的細節,這其中既有真實的,也有虛擬的,在心理上無法區分事實和虛擬,因此,每次想到那些虛虛實實的危險,內心就被深深地折磨一次。具有心理創傷的朋友的回憶是真實的,可怕的經曆,而像魏先生這樣的朋友則是被自己的幻想所慢慢侵害。
對於工作中的壓力,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而且也高度關注自己的壓力問題。目前認為壓力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這個觀念源於1950年著名內分泌學家漢斯·謝耶的思考,他認為壓力是導致內心緊張和精神傷害的身體或情緒要素。謝耶認為現代世界充滿壓力,不利於健康生活。這個觀念一經提出,便在全世界範圍內迅速傳播,對於在世界範圍內反思工業化對人類文明侵害的思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今天,這個觀念還在深刻影響著我們。
不過,壓力對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是有益處的,爬樓梯、向上層領導述職、參加職位競選等等事情都會增加我們很多壓力,但這些對我們來說又是必要的,而且有力推動著我們走向成功和實現自我價值,就連漢斯·謝耶本人也說過,壓力過小的消極後果和壓力過大一樣。因此,我們不是尋求最終消除壓力,而是學習如何有效地管理壓力,從而塑造出積極的耐壓心態。
很多人即使承受了很多壓力,但是依然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秩序井然。這種積極的耐壓心態有三個特點:
1.他們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影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
2.他們都投身於比自身更重要的事業中去。
3.他們勇於突破,敢於迎接挑戰和學習新鮮事物。科學的心理谘詢治療歸根到底就是鼓勵你樹立起這樣的態度,幫助你塑造出這樣的心態。
如果你認為壓力是危險的,並試圖逃避,或者認為壓力是外部因素導致的,與自己無關,你就會受到壓力的危害;反之,如果你認為壓力是必要的,是源於自己的心理問題而不是起因於外界因素,它可以被自己所管理,這樣的話你就會樹立起耐壓的心理狀態,從而在奮鬥努力的過程中平添巨大的心理力量。
貼心鏈接
少數派戰勝多數派
在工作中有很多商議和表決場合,大多是采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少數人意見要服從於多數人意見,上到董事會表決,下到小組協商,都是如此。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令人信服,也是所有人希望的。但是,如果你的意見屬於少數派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是繼續堅持,還是迎風倒,隨大流?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少數派和多數派的試驗,被測試者有四人,工作人員有二人,一共6個人參加這個試驗。
心理學家給參與者連續不斷地放映深淺不同的塗滿藍色的幻燈片,然後讓他們回答“幻燈片上是什麼顏色?”,其中兩位工作人員被要求隻回答“綠色”。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試驗,用來研究少數派(2個人)的誤導是否能夠影響多數派(4個人)的想法。
試驗結果表明,被測者的全部回答中,回答“綠色”的大約占到了80%以上。
心理學家又讓這些指藍為綠的人單獨回答,答案為“綠色”的隻有0.25%。從80%驟減到0.25%,這兩個相差幾乎30倍的答案,說明了一個心理主義規律,多數派雖然數量占優,但是受到少數派持之以恒的堅決態度的影響,4個人中有3個人更改了自己的意見。
所以,即使自己的意見屬於少數派,也不要放棄,無論誰說了什麼,都不要動搖自己的意誌,從頭到尾始終不渝地堅持自己的少數派意見,是今後通過的一個最為關鍵的條件。
在公司中,多數派常常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時候,僅僅是由於對實力人物的讚成,或者僅僅是由於有超過半數的微弱多數人同意,所以才無奈地作出讓步,由此產生了多數派,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派的隊伍中也有可能存在讚成少數派主張的人員。
如果你屬於少數派,你要對自己一貫堅持的主張,分清楚它是否有充分的說服力,並注意不要采用強詞奪理的表達方式。
還有一點也是重要的,有些人平時對多數派的意見言聽計從,很少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但如果這種人對某一個問題在多數派麵前表現出決不妥協的態度,那麼這種氣勢也可以動搖多數派的意誌。
所以,少數人可以“戰勝”多數人,堅持自己的合理主張,並采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在職場達到個人奮鬥目標的一種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