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你是公司裏的“火藥庫”嗎(2 / 2)

深度解析

發怒原來是一種心癮

老板們現在非常關注這個測評,因為,一座公司裏的“火藥庫”,常常會闖禍,從摔打公司物品,到和同事發生衝突,不適應高強度的工作,並且很脆弱,擔當不起責任。其中,“易怒指數”是各種人力測評的核心內容。在這裏,我來分析一下“易怒問題”。

憤怒能讓你上癮

憤怒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緒,憤怒也是發泄,人們爆發了憤怒,驅散了自己的不安和焦躁,憤怒過後,留給自己的是平靜和放鬆。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你或許會大發雷霆,憤怒過後,一切又回複平常。憤怒或許就像打一次噴嚏,你發泄之後,別人或許會感到被冒犯,被打擊,但是發怒者則不大會考慮到這些。

發怒是會讓人上癮的,從心理主義來看,人們發怒並不是發生了一個事實,而且,這個事實真的就那麼讓你氣憤?其實,憤怒是一種可以上癮的情緒,通過發泄可以釋放自己,所以,很多人並非真的遇到非常嚴重的事情,卻在大喊大鬧,他們不是不知道應該控製自己,不要影響他人,可是,一旦這種“心理上癮”的情緒產生,有的人會不由自主地去自我強化。控製不了,發脾氣很可能帶來消極的後果,但是,易怒的人卻總在期待著發怒之後的那份輕鬆,就像自己周圍的空氣被淨化了一樣。

當然,憤怒不需要一味地壓抑,也不要想完全地克製自己,這是沒有必要的,適當的發泄對於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憤怒呢?也就是如何應對自己的這個“心癮”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易怒的人明白,他們的憤怒對自己是危險的,因為在他們發怒的時候,會有一個輕鬆的暗示出現,那就是我發火了,我就會輕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輕鬆的暗示轉變為恐懼的暗示,甚至憤怒的人會跑開,而不是讓自己繼續沉浸在怒火之中,以至於做出激烈的衝動行為。

發怒是有先兆的

首先我們要明確發怒是一種“心癮”。比如在商場售貨員不禮貌,排隊時有人故意加塞兒,或者其他一些日常事情,事件本身都不大,是我們自己讓一件小事變成了衝天的憤怒。是誰點燃了導火索?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事件本身。所以,在事情開始的時候憤怒的情緒是很小的,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隻要及早發現,憤怒的情緒還是可以進行幹預的。發怒是有先兆的,比如,心跳加速和呼吸急促;坐立不安;肌肉緊張;麵色潮紅、出汗;顫抖;手發冷和刺痛。當我們因為某件事情而產生這樣的症狀時,你應該明白自己是處在憤怒的邊緣了。這個時候,你需要做出選擇,是及時製止,還是任由其導致激烈的衝突,從而產生非常惡劣並對自己有傷害的結局?這個時刻,你是可以主動選擇的。

以理製怒是火上澆油

不要試圖向發怒的人解釋什麼,很多人以為如果我們向發怒的人解釋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將會明白,將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衝動,並且可以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其實,這種道理的爭辯,隻是名詞之爭,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因為無論你解釋得多麼合情合理,都會被對方當成不折不扣的反擊,如果你不想讓憤怒升級,就不要做任何解釋。

有效地應對憤怒,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它,無論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我們不要在憤怒的“結尾”才發現它,去急匆匆地應對,那樣為時已晚,無能為力。我們越早進入憤怒的過程,平息憤怒的可能性就越大,捏住正吱啦作響的導火索,總比忍受爆炸的感覺好得多。

引申閱讀

適應性不是唯一的

有很多朋友都不喜歡自閉,因為,自閉指數越高,就越難打開人際關係的局麵。於是,很多人痛加改正,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過分順從”,因為,他們希望揣摩上司的意思做事,當上司跟自己的意見衝突時,就馬上改變自己。他們隨機應變地樹立自己的立場,為了融入周圍環境而不惜磨滅自己的個性……

“適應性強”是否就是一個性格優點呢?其實並不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公司裏的企業戰士、管理精英們因承受巨大壓力而心力交瘁,在激烈競爭的商場上,他們不是被對手而是被自己所打敗。他們為了適應競爭的節奏,為了工作而沒有片刻喘息的時間,由此承受的壓力大到個人無法承受。而性格內向不善過多變化的人則承受的壓力要小得多。

由此看來,在事業上不斷取得進步,在成功的路上狂奔猛進的“適應性人才”,和不委屈自己,不適應組織生活的內向的人,真是各有優點和不足了!隻注重適應性,而忽視了生活中的自我個性,從這一點上看是不幸的。內向的人們更看重自己內在生活的充實,也許會妨礙他們融入某個組織,但卻是另一種幸運。

在價值觀多樣化的現代社會生活裏,“適應性”不是企業戰士的唯一標準,無論你適應性多強,也要保持自己的一份生活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