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賣豆子的小商販的確是最快樂的人,他沒有任何憂慮的事情。”國王說。
人的一生就隻有3天,昨天已經過去,不用再煩;今天正在進行,不應該煩;明天還未來到,更是煩不著。如果這樣看來,人生其實是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有一個年輕人總覺得生活中到處都是煩惱,於是,他四處尋找擺脫煩惱的秘訣。
一天,他看到山腳下的綠草叢中,一個牧童在那裏悠閑地吹著笛子,十分逍遙自在。
年輕人便上前詢問:“你那麼快活,難道沒有煩惱嗎?”
牧童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麼煩惱也沒有了。”
年輕人試了試,但是煩惱仍在。
於是他隻好繼續尋找。
年輕人來到一條小河邊,見一老翁正專注地釣魚,神情怡然,麵帶喜色,於是便上前問道:“您能如此投入地釣魚,難道心中沒有什麼煩惱嗎?”
老翁笑著說:“靜下心來釣魚,什麼煩惱都忘記了。”
年輕人試了試,卻總是放不下心中的煩惱,靜不下心來。
於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見一位麵帶笑容的長者,便又向他討教擺脫煩惱的秘訣。
老年人笑著問道:“有誰捆住你沒有?”
年輕人答道:“沒有啊!”
老年人說:“既然沒人捆住你,又何談擺脫呢?”
年輕人想了想,恍然大悟,原來是被自己設置的心理牢籠束縛住了。
詩人普希金在《如果生活欺騙了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切都是暫時的,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隻要能放下心中的不快,失去的就會變成一種美麗,失去就不會帶來那麼多煩惱。
其實,煩惱與歡欣,成功與失敗,僅此一念之間。俗話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其實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找的,要想從煩惱的牢籠中解脫,首先要“心無一物”,放下心中的一切雜念。由此想到了蕭伯納的那句話:“痛苦的秘訣在於有閑工夫擔心自己是否幸福。”
原來一切都還在
有一天,一個剛剛破產的人打電話找心理谘詢師求助。
他說:“一切都完了,我完蛋了。我沒有半文錢,我失去了一切。”
谘詢師說:“你眼睛還看得見嗎?”
他說:“看得見啊。”
谘詢師問:“你還能走路嗎?”
他說:“還能走呀。”
谘詢師說:“你還能打電話,可見你一定還聽得見。”
“沒錯,我聽得見。”
谘詢師說:“那麼,我相信你所有的一切都還在,你唯一失去的不過是錢罷了。”
人生本來都是痛苦的,沒有例外。即使你擁有一切美好,總會有突如其來的事打擊你。但是,當你失去了某些東西之後,你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還擁有什麼。隻要生命還在,你就擁有一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生命在,健康在,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從頭再來的呢?
勤於清除自己內心的垃圾
我們的心靈或許也該不定期地進行一下整理,把那些沒用的統統扔掉或者放到一個不容易被時刻想起的位置,使其不會影響我們的心情。清除一切給我們的快樂製造障礙東西,讓我們隨時都可以保持一個輕鬆的心態,沒有煩惱也沒有憂傷。
南宋僧人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心如明鏡,纖毫畢現,洞若觀火,那身無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時時勤拂拭”,否則,塵埃厚厚,似繭封裹,心定不會澄碧,眼定不會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