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學會舍得——有些風景我們必須錯過(1)(3 / 3)

貧窮的人隻要一點東西就可以感到滿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東西也可滿足,但是貪婪的人卻需要一切東西才能滿足。所以貪婪的人總是不知足,他們生活在不滿足的痛苦中,貪婪者想得到一切,但最終兩手空空。

有一則寓言:

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們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它還快,心裏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哼!腳愈多,當然跑得愈快!”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它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腳放在蜈蚣麵前,任憑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上貼去,從頭一直貼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貼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看滿身是腳的自己,心中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地飛出去了!”但是,等它一開始要跑步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製這些腳。這些腳劈裏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致互相絆跌而順利地往前走。這樣一來,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為貪婪,想擁有更多的腳,結果卻適得其反,腳成了束縛它行動的繩索,代價可謂慘重。

《聖經》上曾經說過,如果你得到的是整個世界,而喪失了自我的生命,那麼,你也得不償失。因貪婪得來的東西,永遠是人生的累贅。貪婪輕則讓人喪失生活的樂趣,重則誤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這或許便是貪婪的代價。

朋友,為了讓生活充滿快樂,丟掉貪婪的包袱吧!

人不能沒有欲望,不然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婪,因為貪欲是個無底澗,你永遠也填不滿。

別對過去的不幸念念不忘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在他25歲時被他人陷害,致使他在牢房裏待了10年,後來冤案終於告破,他才得以走出監獄。

出獄後,他開始日複一日地反複控訴著,咒罵著:“我真不幸啊,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竟遭受冤屈,我本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卻是在監獄裏度過的。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窗口裏幾乎看不到星點燦爛的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家夥,即使將他千刀萬剮,也難以解我心頭之恨啊!”

75歲那年,就在這樣終日咒罵中,他終於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沒有什麼需要懺的,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還有不懲罰惡人的上帝……”

牧師問:“您因受冤屈在監獄待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字告訴了牧師。

牧師長歎了一口氣:“可憐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您的不幸,我真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區區10年,而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你卻用心底裏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0年!”

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可是在事情過去以後,我們沒必要總是自己去揭那道傷疤,如果我們不去碰觸它,它也許就會完好如初了。

對過去的不幸念念不忘,才是最大的不幸,是我們不肯放過自己。如果我們忘卻痛苦,自然會發現生活中依舊是陽光普照。

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得”是很多人奮鬥不止的目標,但有些東西卻是不得不學會放棄的。比如功名、利祿……學會了放棄的同時,我們也會收獲很多意外的東西。麵對物欲橫流的社會,懂得放棄的人,會用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沒有得到的東西,他們每天都有快樂和愉悅的心情伴隨左右;而不懂得放棄的人,隻會盲目地追求,他們不僅最終未能達到目標,而且每天都陷於得與失的苦惱之中。

山上,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生長在一顆高大的鬆樹底下。小花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大鬆樹就像是它的保護傘,能為它遮風擋雨。因此,小花每天都高枕無憂,快樂地享受著大鬆樹的庇護。

一天,山上來了一群伐木工人,他們把那棵大鬆樹鋸倒後,很快就運下了山。

失去了保護傘的小花,為自己的未來而擔心起來。於是它痛苦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