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事都是多方麵的。如果你從壞的方麵去想,那就是自己虐待自己。
快樂唾手可得
快樂就像流動的空氣,是唾手可得的,甚至可以通過一些技巧,比如練習來得到。
台灣有位商人,有一次乘飛機赴上海談生意。臨行前幾天,由於公司出了事,他連續幾天忙於處理,沒有休息,人顯得很疲勞。而且在上飛機前,他太太打來電話說上中學的兒子在體育課上受傷,已被送往了醫院,所以心情很鬱悶。但當他走到機艙口,看到空姐燦爛的笑容時,精神為之一振,他覺得心裏輕鬆了許多。
商人坐在頭等艙,飛機起飛後,那位空姐走過來,輕聲問:“先生,您需要什麼說明嗎?你看上去心情很不好。”
“哦……哦……”商人心裏很是感激,他想笑笑表示感謝時,臉上的肌肉卻僵硬得很。於是,他隻好呐呐地說:“你的笑真甜美,能教我怎麼笑得這樣好看嗎?”
空姐告訴商人,在訓練課上,老師是如何教她想象著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把精神調整到最佳狀態,對著鏡子看自己的嘴形有沒有微微上翹……
幾個小時後,當商人走出機場時,他又是一個自信、快樂的、事業有成的中年人了。
可見,快樂是可以練習的,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要想讓自己快樂,並不複雜。然而,我們在煩惱的時候,卻總是任由壞情緒來吞噬自己,卻不懂得快樂可以通過一種態度去獲得。
比如在心情灰暗時,你可以約一好友,找一個安靜的茶樓,去品一杯龍井,同時說出自己的鬱悶,這樣心靈既得到了休憩,你也能忘掉煩惱;當工作中遇到難題時,你大可不必抱怨老板把艱巨的任務交給你,也不必抱怨同事袖手旁觀,更不必借酒澆愁,你隻需走到窗前,推開窗戶,在做深呼吸的同時,靜靜地看著大街上的車流和人群,這時壓力就會減輕,也許解決問題的靈感也已出現。
不要總認為,上天對自己有多麼的不公平,你失去了什麼,它就會用另一種方式補償你。快樂來自於寬廣的胸懷。快樂是善待別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去關心那些需要關心的人,你會發現你有多快樂。
你經常練習快樂,你就能快樂;你經常想象自己快樂的樣子,微笑就會出現在你臉上。快樂是不錯過清晨的彩霞,是不錯過傍晚的夕陽,快樂是磁鐵,會越聚越多。其實,快樂很簡單。
不要強求不可能的結果
很多人,之所以為某些事覺得困擾,皆是因為心動而非物動,是因為自己的心不能釋然。
小時候有一天,我到一間沒人住的破屋裏玩。玩累後把腳放在窗台上歇著時,一點聲響驚得我一躍而起,沒想到左手食指上的戒指此時鉤住了一隻鐵釘,竟把手指拉斷了。
我當時嚇呆了,認為今生全完了。但是後來手傷痊愈,也就再沒為這事煩惱。現在我幾乎從來想不到左手隻剩4根手指。
幾年前,我在紐約遇見個開電梯的工人,他失去了左臂,我問他是否感到不便,他說:“隻有在紉針的時候才會感到。”
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隻要立誌發揮它,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小說家達克頓曾認為除雙目失明外,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擊。但當他60多歲、雙目真的失明後,他卻說:“原來失明也可忍受,人能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感官都喪失知覺,我也能在心靈中繼續活著。”
我並不主張人應逆來順受,就是說:隻要有一線希望,就應奮鬥不止。但對無可挽回的事,就要想開點,不要強求不可能的結果。
話劇演員波爾赫德就是這樣一位達觀的女性,她的表演風靡四大洲的戲劇舞台達50多年。當她71歲在巴黎時,突然發現自己破產了。更糟糕的是,她在乘船橫渡大西洋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部傷勢嚴重,引起了靜脈炎。醫生認為必須截肢,他不敢把這個決定告訴波爾赫德,怕她忍受不了這個打擊。可是他錯了,波爾赫德注視著這位醫生,平靜地說:“既然沒有別的辦法,就這麼辦吧。”
手術那天,她在輪椅上高聲朗誦戲裏的一段台詞。有人問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回答:“不,我是在安慰醫生和護士,他們太辛苦了。”
後來,波爾赫德繼續在世界各地演出,又重新在舞台上工作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