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緒害了你17(1 / 1)

告別不良情緒 防治焦慮症主要在於自我釋放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一些情緒反應,但是如果無緣無故地出現一些焦慮、緊張狀態,則可能是疾病。焦慮症有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種,臨床表現不盡一致。

急性焦慮主要表現為急性驚恐發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內心焦灼、緊張、驚恐、激動,或有一種不舒適感覺,由此而產生牽連觀念,妄想和幻覺,有時有輕度意識迷惘。急性焦慮發作一般可以持續幾分鍾或幾小時。病程一般不長,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逐漸趨於緩解。

慢性焦慮症,其焦慮情緒可以持續較長時間,其焦慮程度也時有波動。老年慢性焦慮症一般表現為平時比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有時會生悶氣、發脾氣等。

焦慮症有以下幾點防治措施。

1.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古人雲:“事能知足心常愜。”老年時對自己的一生所走過的道路要有滿足感,對退休後的生活要有適應感。不要老是追悔過去,埋怨自己當初這也不該,那也不該。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過去留下的腳印,而注重開拓現實的道路。

其次,要保持心理穩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要心寬,凡事想得開,要使自己的主觀思想不斷適應客觀發展的現實。不要企圖將客觀事物納入自己的主觀思維軌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極易誘發焦慮、抑鬱、怨恨、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

其三,要注意“製怒”,不要輕易發脾氣。

2.自我疏導

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他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其次,要樹立起消除焦慮心理的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當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時,心理上產生的新的體驗有可能驅逐和取代焦慮心理,這是一種人們常用的方法。

3.自我放鬆

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運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具體來說,就是有意識地在行為上表現得快活、輕鬆和自信。比如說,可以端坐不動,閉上雙眼,然後開始向自己下達指令:“頭部放鬆、頸部放鬆”,直至四肢、手指、腳趾放鬆。運用意識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鬆,處在一個鬆和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緩。另外還可以運用視覺放鬆法來消除焦慮,如閉上雙眼,在腦海中創造一個優美恬靜的環境,想象在大海岸邊,波濤陣陣,魚兒不斷躍出水麵,海鷗在天空飛翔,你光著腳丫,走在涼絲絲的海灘上,海風輕輕地拂著你的麵頰……

4.藥物治療

焦慮治療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心理調節。可以通過心理谘詢來尋求他人的開導,以盡快恢複。如果患了比較嚴重的焦慮症,則應向心理學專家或有關醫生進行谘詢,弄清病因、病理機製,然後通過心理治療,逐漸消除引起焦慮的內心矛盾和可能有關的因素,解除對焦慮發作所產生的恐懼心理和精神負擔。如果焦慮過於嚴重,可以遵照醫囑,選服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如利眠寧、多慮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