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對交際的恐懼 認清自己的攀比是積極還是消極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留有攀比的足跡。當我們上幼兒園時,比哪個小朋友的書包最漂亮;當我們上中學時,比哪位同學的學習最好;當我們上大學時,比哪位同學的戀愛最精彩;當我們工作時,比哪位同事在工作中最出色;當我們選擇自己的伴侶時,比她(或他)是不是最優秀;當我們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家庭時,比自己是不是過得最好;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兒女時,比他們是不是最乖……如此眾多的比隻是人們潛意識中的一種攀比。這種攀比不對人的生活造成任何影響,但它會一直存在於人的意識當中。
攀比是人性中最為普遍的一麵,相對來說,女人表現得要突出一些,這由女人的本性所致。女人的感情相對男人而言要更加細膩,思維也更加周密,但並不代表理性。女人對事物的敏感度非常高,以至於男人總把女人的這種細膩和敏感稱之為“小心眼”。
阿秀在別人眼中是名副其實的“女強人”,做事幹練果斷,為人豪爽直率。團結在她周圍的一些男同事無不稱讚其絕無僅有的幹勁和利落。因而,她也和他們一起稱兄道弟。可是突然有一天,她無意間聽到其中一位同事說:“阿秀什麼都好,就是缺少了些女人味,你看人家……”阿秀的心裏不是滋味。雖然她平時是別人口中的女強人,但她希望在別人眼中也是女人。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裏,她盡量讓自己變得有“女人味”:走路時“婀娜多姿”,說話時“柔聲柔氣”。可是她這樣“裝腔作勢”反而在別人眼中顯得不倫不類,讓人感覺怪怪的,“女人味”變成“怪人味”,阿秀心裏委屈。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是女強人也好,是“女人味”也罷,做一個原始的自己才是最好。阿秀看不得別人的“女人味”強過自己,所以才會導致自己擁有“怪人味”,讓人覺得虛假、做作和不真實。阿秀在聽到同事說她沒有女人味時心裏不舒服,這是潛意識裏的攀比,當她把這種想法付諸行動時,就從潛意識發展為顯意識。這種顯意識的攀比往往會成為自信的打擊石。比如阿秀“裝”出來的“女人味”不被別人接受時,就會給她內心帶來一種不小的衝擊。如果內心的承受力強,衝擊不會侵入影響生活;如果內心承受力弱,衝擊就會乘虛而入,影響個人生活。內心承受力強的人是有自信心的人,而內心承受力弱的人則是有些自卑的人。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時,對於一個漂亮的女人,男人的回頭率自然不用多說,少數女人也會兩眼“放光”地看一看,然後回頭再看看自己。積極開朗的女人會這麼說:“她也不過如此”;有些自卑的女人也許會說:“真好看,比我好”。由此可見,攀比有它積極和消極的兩方麵。積極的一方麵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一種向上的動力,以別人為榜樣努力奮鬥,以達到他人那樣的水平;消極的一方麵則會影響個人的生活,給心理造成一種壓力的存在——別人為什麼能成功,而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情緒總是陷在一種自責狀態裏,時間長了就會給心靈的天空罩上一層難以抹去的自卑的陰影。
所以,認清自己的“比”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認清自己的比是有意義的還是無意義的?那就是從自身的實際條件出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去選擇別人。如果為了麵子而“這山望著那山高”,盲目與別人攀比,隻會貽誤個人的發展前途。
如何克服攀比心理?
首先,要拓寬心理容量。多想些別人的好處,少想些別人的壞處,不要為一點瑣事就感情用事,以避免作出錯誤的決定和發生意外的行為。
其次,要培養健康的好勝心。在工作中爭上遊、不服輸是好事,但如果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分析自己的條件和基礎,一味地堅持不服輸,那就太盲目、大固執了。
第三,要消除與己、與人過不去的心理。遇到挫折或失敗,在氣頭上的時候不要頭腦發熱,應該想開些,拋棄埋怨和憎恨,消除報複思想。
第四,要全麵地、客觀地、現實地、實事求是地審視自己和對待自己,就會大大減少攀比心理的基礎,免得招惹許多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