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優位”思考,精確選擇(5)(2 / 3)

司馬懿知道李勝來訪的真實意圖,於是作了一番苦心安排。

李勝來到司馬懿的居室,隻見司馬懿正在小保姆的服侍下更衣,他渾身顫抖,久久地穿不上衣服。他又稱口渴,待保姆捧上粥來,他以口去接,將粥弄翻,流了一身,樣子十分狼狽。

李勝看著心喜,說:“聽說您風痹舊病複發,沒想到病情竟這樣嚴重,我受皇帝恩典,委為荊州刺史,今天是特來向您告辭的。”

司馬懿故意裝作氣力不濟的樣子說:“我年老體衰,活不了多久,你調任並州,並州臨近胡邦,要多加防範,以免給胡人製造進犯的機會啊!恐怕我們今後再難相見,拜托你今後替我照顧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

李勝說:“我是出任荊州,不是並州啊!”

司馬懿又問道:“你不是說並州嗎?”

李勝又重複說:“不是並州,是荊州。”

司馬懿說:“我精神恍惚,沒有聽清楚你的話。以你的才能,可以大建一番功業。”

李勝回去後,將所見所聞的詳情告訴了上司,曹爽聽後大喜,從此對司馬懿消除戒心,不加防範。

不久,老總曹芳前往洛陽南山他父親的墳墓前燒香磕頭,曹爽以及他的弟弟曹義、曹彥和心腹親信一大班人隨行。

司馬懿笑了,他見時機已到,立即發動兵變。京城控製下來後,老司馬親自出城勸降曹爽。兩個人的目光相遇,曹爽打了冷顫,而司馬懿的目光溫和中帶著陰冷的煞氣。老司馬向小曹保證,隻要投降,決不傷害他的性命。

曹爽部將力勸曹爽調兵平叛司馬懿,可曹爽的眼力不好使,猶豫再三,終究舉起了投降的旗幡。曹爽自以為免除官職後,可以玩玩牌、釣釣魚,坐享清福。然而,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麼美,時過不久,司馬懿以曹爽大逆不道、圖謀篡位的罪名,連同他的親信黨羽全部誅殺了。

司馬懿老謀深算,對形勢了如指掌,下野後料定曹爽必來相請,到時候他一來可以打擊曹爽的氣焰,二來可以樹立自己的威望。而釋兵權後就什麼事都不聞不問,以麻痹曹爽,這種老辣的目光除了諸葛亮能對付,其他人都逃不出他的目擊圈。

凡是成大事者,均有識時務、謀深計的功夫,這是他們成功的兩大砝碼。初嚐成功的甜頭就忘乎所以,不栽跟頭才怪;一受打擊就沒勁了,摸著眼淚暗自歎息,這種人也成不了大業,淚眼朦朧,物象不清。

4.吃虧後不要向外聲張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中庸》

王安石:“能近見而後能遠察,能利狹而後能澤廣。”中庸處世,退是了進,失是為了得。能在“失”中看到“得”,能在“禍”中看到“福”。

孟嚐君的一個門人與孟嚐君的老婆私通。這家夥真是荷爾蒙旺盛,吃了人家的,飽暖思淫欲,還要沾人家美色,太貪了。老孟也該冷靜一下了,什麼好色這徒都收留,莫不是引狼入室。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是老婆愛色,見家裏這麼多好男人,許多都比老公強,或揣摩著比老公強,於是就與人家上床,比老公對他們更愛得深入與仔細。

有人為孟嚐君戴綠帽子看不下去了,這人是什麼心態呢?不管他,反正他告訴了孟嚐君:“作為你的親信,卻背地裏與您的夫人私通,這太不夠義氣了,請您把他殺掉。”

孟嚐君大方得竟把老婆也給食客嚐一嚐,他說:“看到相貌漂亮的就相互喜歡,是人之常情。這事不要再說了。”

過了一年,孟嚐君召見了那個與他老婆私通的人。這人知道事情敗露了,嚇得看到了死神陰冷的臉。孟嚐君讓他坐下,然後說:“老兄,你在我這裏已經很久了,大官沒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幹。衛國的君主與我是好朋友,我給你準備了車馬、皮裘和衣服,希望你帶著這些禮物去衛國,為衛國國君效勞吧。”

這個人不能不答應,他明白這是先生原諒了他,但必須離開這裏,可先生沒有把他一腳踹開,而是給他找出路,實現再就業,他感激涕零,後悔睡了人家老婆,到了衛國後,他勤奮工作,很快受到了重用。

後來齊國與衛國的關係惡化,衛君很想聯合天下諸侯一起進攻齊國。那個與孟嚐君老婆上過床的人對衛君說:“孟嚐君不知道我是個沒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薦給您。我聽說齊衛兩國的先王,曾殺馬宰羊進行盟誓,齊、衛兩國的後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運就和牛羊一樣。如果您聯合諸侯之兵攻打齊國,這是您違背了先王的盟約,並且欺騙了孟嚐君啊。希望您放棄攻打齊國的打算。如果您聽我的勸告就罷了,如果不聽我的勸告,像我這樣沒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熱血灑濺您的衣服。”

衛君在這個人的說服和威脅下,放棄了進攻齊國。戰爭沒打起來,少死了很多人,尤其相對於麵對“多國部隊”壓力的齊國,避免了一場災難。

如果孟嚐君聽信了別人的話把那個與他老婆有一腿的人殺了,又有誰站出來阻止衛國聯合諸侯對齊國的進攻呢?看來是孟嚐君的寬容感動了他,所以這個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來勸阻衛國攻打齊國的戰爭。這難道不是孟嚐君有長遠的眼光嗎?但也隻有孟先生這樣的人能如此對待竊花賊,大概他是個性開放的人吧,據說回到家也沒向老婆發火,裝著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