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批評中國人的惰性時說過,如果有人提議在房子牆壁開一個窗口的話,勢必會遭到眾人的反對,窗口肯定開不成。如果他提議要把房頂扒掉,眾人則會退讓,同意開個窗口。
當你硬性堅持要某人接受你的意見、觀點時,對方由於種種原因,往往產生抵觸心理,因而全盤否定作的意見。而“時中”的奧妙,就是在對方提出反對意見時,及時退步,使對方感覺尊重他的意見,虛榮心得到滿足,從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美國有位總統馬辛利,因為用人問題,遭到一些人強烈反對。在一次國會會議上,有位議員當麵粗野地譏罵他。他極力忍耐,沒有發作。等對方罵完了,他才用溫和的口吻道:“你現在怒氣應該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利這樣責問我的,但現在我仍然願詳細解釋給你聽……”他的這種讓人姿態,使那位議員秦紅了臉,矛盾立即緩和下來。試想,如果馬辛利得理不讓人,利用自己的職位和得理的優勢,咄咄逼人進行反擊的話,那對方決不會服氣的。由此可見,當雙方處於尖銳對抗狀態時,得理者的忍讓態度,能使對立情緒‘降溫”。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特別固執己見,十分容易為些小事情同別人爭論,而且火藥味濃烈。這時候,得理的一方應當有饒人的雅量,他可以一麵解釋一麵折中調和,以避免衝突的擴大。
不少時候,人和人之間的相互發火,是因為互不了解、有失溝通造成的。這時候得理的一方切不可因對方的錯怪而以怒製怒。最好的方式是多加解釋,想法溝通或者道歉、勸慰,與對方達成諒解或共識。
麵對蠻橫無理者,得理者若隻用以惡製惡的方式,常常會大上其當。這時候,平息風波的較好方式,莫過於得理者勇敢地站出來,主動承擔責任,以自責的方式對抗惡人惡語,以柔克剛。有一個商場營業員,遇一個中年男子來退一隻洗衣機。那洗衣機已經用得三個多月了,上麵有劃痕,他卻板著臉說:“我用了一個星期就壞了,你們賣的是偽劣商品?你得給我換一台!”營業員輕言細語地解釋,他卻嗓門越來越大,並滿口髒話,說什麼“不僅要退貨,還得付我工夫錢!我耽誤了很長時間!”營業員雖然占理,但為了使對方盡快停下叫罵,溫和地對他說:“這台洗衣機已經用這麼長時間了,又沒有質量問題,按規定是不能退的,可以給你修好。可是你執意要退,那就幹脆賣給我好了。”說罷她就掏錢的,粗暴的男顧客見狀刷地臉紅了,他終於停止了叫罵,答應讓修理工回家去修。顯然,營業員的退讓方式起了良好作用。因為它反襯出對方的無理和不文明,從而從容地製止了事態的擴大。
7.從別人忽略處悄悄做起
與其溺於人也,寧溺於淵。溺於淵,猶可遊也;溺於人也,不可救也。
——《大戴禮記》
中庸處世的退讓法,不僅可以用在為人處世上,還可以用在市場開發上,說起來你也許不信,荀子說:“以義應變,知當曲直。”這個世界上就有不少人做冷門生意而發財的,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希望,從別人最絕望的地方起航,駛向別人忽略的地方。
華爾道夫旅館的那些優雅的大房間裏曾經住過許多皇族,當別人打電話過來找“國王”,華爾道夫的電話接線生一定要問“請問找哪一位國王”。但是這家旅館卻破產了,1942年,華爾道夫的股票暴跌。
希爾頓決定要買下華爾道夫。當他把這個決定向希爾頓董事會宣布的時候,有人驚叫起來:“你是不是病了!花錢去買這個賠大錢的累贅?”
然而希爾頓向來相信自己的商業直覺和眼光,他說:“如果你僅僅隻看到它現在的艱難處境而不能看得更遠一點就去拒絕它,那隻能說明你是一個商業上的短視者。”但是無論他怎樣反複闡述自己的意見,希爾頓理事會的理事們都不能分享他的狂熱,他們不相信華爾道夫這個落泊到如此境地的旅館還會東山再起。身為希爾頓旅館公司的董事長,沒有理事們的同意,他也不能以公司的名義買下華爾道夫。
希爾頓也沒有因此而退卻,因為他相信擁有這樣一家旅館,將會給他帶來想像不到的價值和地位。他想:“我可以像30年代德克薩斯州西斯柯那樣自己買下來,然後把我的看法再推銷給那些能夠接受我的意見的人。”
於是,他開始行動了。他首先打電話給華爾街上擁有華爾道夫股票的老大。
“我今天就能開個價錢,”希爾頓說,“我什麼時候可以過來呢?”
當天下午,他走進那位老大的辦公室,要買下249042股——這是控製股的數目,並給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當押金。
華爾道夫的股東們正為拿著一大把廉價的股票拋不出去而大傷腦筋,如今聽說希爾頓要以12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他們欣喜若狂——終於可以甩掉這個“爛包袱”了……
幾天後,華爾道夫旅館便改名為“希爾頓”。以後的日子華爾道夫究竟給希爾頓帶來了多少榮譽和財富,不用去揣測,看看希爾頓頭上那頂“世界旅店大王”的桂冠便再清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