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以自嘲的方式表現自己不如別人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詩經》
為人處世,中庸退讓的方法很多,例如自嘲不失為一種普遍使用的方法。有人說,善於幽默的是智者,能自嘲的更是智者中的智者。自嘲,缺乏中庸處世智慧的人不敢使用、不會使用。因為它要你自己罵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誤、不足甚至生理缺陷來“開涮”,對醜處、羞處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誇張、剖析,然後巧妙地引申發揮、自圓其說,取得一笑。
人際交往中,被人羞辱,處境尷尬時,用自嘲來對付窘境,不僅能很容易找到台階,而且多會產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是很高明的一種脫身手段。 傳說,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是個潑婦,常對他發脾氣,而蘇格拉底總是對旁人自嘲道:“討這樣的老婆好處很多,可以鍛煉我的忍耐力,加深我的修養。”一次,老婆又發起脾氣來,大吵大鬧,很長時間還不肯罷休,蘇格拉底隻好退避三舍。他剛走出家門,那位怒氣難平的夫人突然從樓上倒下一大盆水,把他澆得像隻落湯雞。這時,蘇格拉底打了個寒戰,不慌不忙地說:“我早就知道,響雷過後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我所料。”顯然,蘇格拉底有些無可奈何,但他帶有自嘲意味的譏諷,使他從這一窘境中超脫出來,顯示了蘇格拉底極深的生活修養。
抗戰勝利後,張大千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好友設宴為他餞行,並特邀梅蘭芳等人作陪。宴會伊始,大家請張大千坐首座。張說:“梅先生是君子,應坐首座,我是小人,應陪末座。”梅蘭芳和眾人都不解其意。張大千解釋說:“不是有句話‘君子動口,小人動手’嗎?梅先生唱戲是動口,我作畫是動手,我理該清梅先生首坐。”滿堂來賓為之大笑,並請他倆並排坐首座。張大千自嘲為小人,好似自貶,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既表現了張大千的豁達胸懷,又製造了寬鬆和諧的交談氛圍。
在社交中,當你陷入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從中體麵地脫身。在某俱樂部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服務員倒酒時,不慎將啤酒灑到一位賓客那光亮的禿頭上。服務員嚇得手足無措,全場人目瞪口呆。這位賓客卻微笑地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方法會有效嗎?”在場的人聞聲大笑,尷尬局麵即刻被打破了。這位賓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懷,又維護了自我尊嚴,消除了恥辱感。
由此可見,適時適度地自嘲,不失為一種良好修養,一種充滿臉力的交際技巧。自嘲,能製造寬鬆和諧的交談氣氛,能使自己活得輕鬆灑脫,使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有時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麵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笑自己的長相或笑自己做得不甚漂亮的事情,會使你變得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長得英俊或美麗,試試你的其他缺點。如果你真的沒有什麼缺點就虛構一個,缺點通常不難找到。一位大學足球隊的教練,有人向他問起某位明星球員。這位教練說:“他是大四學生,很不錯的球員。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已經大四了。”
如果你的特點、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懼,那麼,試著去改變這些不好的看法。例如,你可以說一句妙語:“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來和他人一起笑,會幫助他人喜歡你,尊敬你,甚至敬佩你,因為你的幽默力量證明你也有人性。
1930年2月9日,蔡元培70歲生日,上海各界人士在國際飯店為他設宴祝壽,他在答謝時風趣灑脫地說:“諸位來為我祝壽,總不外要我多做幾年事。我活到了70歲,就覺得過去69年都做錯了。要我再活幾年,無非要我再做幾年錯事咯。”賓客一聽,哄堂大笑,整個宴會充滿了歡聲笑語。試想,如果他擺出一到嚴肅相,一本正經地致答謝辭,就不會造成這樣輕鬆愉悅的氣氛。不過,使用自我解嘲這種“潤滑劑”要注意場景和情勢,在嚴肅的場合或悲痛的氛圍中就不宜用這種引人發笑的“液體”。
有時你陷入難堪是由於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外貌的缺陷、自身的缺點、言行的失誤等等,自信的人能較好地維護自尊,自卑的人往往陷入難堪。對影響自身形象的種種不足之處大膽巧妙地加以自嘲,能出人意料地展示你的自信,在迅速擺脫窘境的同時顯示你瀟灑不羈的交際魅力。
笑自己的長相,或笑自己做得不很漂亮的事情,會使我們變得較有人性,並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一次,陳毅到親戚家過中秋節。進門就發現一本好書,便專心讀起來,邊讀邊用毛筆批點,主人幾次催他去吃飯,他不去,就把糍粑和糖端來。他邊讀邊吃,竟把糍粑伸見硯台裏蘸上墨汁直往嘴裏送。親戚們見了,捧腹大笑。他卻說:“吃點墨水沒關係,我正覺得自己肚子裏墨水太少哩!人們喜愛陳毅,和他的這種豁達、幽默的稟性有關係。
總之,在社交場合中,自嘲是中庸處世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