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賈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人,出生於有錢的貴族家庭。他幫助靈公、景公父子兩代老板幹管理工作。跟老板時間長的人容易生軟骨症,屠先生極盡阿諛逢迎之能,為老板出謀劃策,想方設法謔戲縱樂,使國政荒廢,民力空耗,內憂外患空前嚴重。
晉靈公是屠岸的好朋友,他們倆可以說是“誌同道合”。晉靈公荒淫無度,他用強行從民間征來的苛捐雜稅,大興土木,廣修宮殿。有一次,他命屠岸賈在晉都城內建一座花園。屠岸賈受命後找到各地的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晝夜施工,很快把花園建成了。園中築有三層高台,中間建造一座“綠霄樓?,憑欄四望,市井均在眼前。園中又遍植奇花異草,因桃花最盛,每到開花之季如錦似繡,所以此園名為“桃園”。
竣工之後,靈公讚不絕口,與屠岸賈更加親密無間了。靈公一日數次,或觀覽,或飲酒,有時還張弓彈鳥,與屠岸賈財賽取樂。一天屠岸賈召來藝人在台下獻藝,園外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百姓。靈公一時性起,對屠岸賈說:“彈鳥不如彈人,咱倆比試一下,看誰打得準。擊中眼者為勝,中肩者為平,要是打不中的話,用大鬥罰酒,你看怎麼樣?”屠岸賈欣喜地立刻答應了。於是兩個一個向左,一個向右,高喊:“看彈!”一個個彈丸如流星雨般飛向人群,有人被彈去半個耳朵,有人被擊瞎了眼睛,頓時人群大亂,哭喊著擁擠著爭相逃命。靈公大怒,命左右會放飛彈的侍從全都操弓放弱,一時間,百姓傷殘無數,慘不忍睹。靈公見狀,狂笑不止,連弓掉到地上都不知道。他邊笑邊對屠岸賈說:“我登台數次了,今天玩得最痛快。”
在屠岸賈的慫恿下,晉靈公驕奢淫逸,為了進一步取悅晉靈公,屠岸賈親自率人到全國各地挑選良家美女,隻要中意的搶奪回京,送入桃園供靈公淫樂。他們這一對“好朋友”的行為,使朝野怨聲載道,許多正直的官吏對此曾多次直言進諫,勸靈公收斂收斂,可是屠岸賈對靈公說,這些人是不懷好意,是妒忌你我的關係。靈公隻聽屠岸賈的話,結果搞得國家一片混亂。
朋友間要以道義相交,不能臭味相投而做壞事,前者走的是大道,後者走的是危險的細路。
近代知名學者王國維博聞強記,智力過人,在甲骨文研究上卓有成績,被羅振玉賞識,並結為朋友,後又成了兒女親家。王家貧窮,羅出於把王國維當作賺錢的機器的目的,常在經濟上接濟王。羅大量收時甲骨,讓王來考釋,但發表文章的署名卻都用羅的名字,使他賺了不少錢。而王最終由於經濟上的困難,壯年投湖自盡。這與交友不當有一定的關係。
魯迅與王國維是同一時期的人,又都有棄醫從文的大體相似的經曆。由於魯迅交友慎重,結果與王國維截然不同。魯迅早年師事著名學者章太炎,後與蔡元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許壽棠等學者、作家也是魯迅在事業上互相切磋的好友,還結交了許多革命青年,特別是結交像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朋友,對他接受共產主義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魯迅和瞿秋白在文化戰線上經常合作,介紹翻譯馬列主義文藝理論和蘇聯文學作品。在最危險的關頭,魯迅讓瞿秋白避難在自己家中。瞿秋白在自編的《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中,對魯迅給以很高的評價。魯迅也在瞿秋白犧牲後,懷著悲痛的心情,帶病將朋友的遺言編成《海上述林》出版,並在前言引用的對聯中,把瞿秋白在內的共產黨人比作“知己”,並以有這樣的的“知己”為人生最大的滿足。
郭沫若曾指出:“王國維之所以戛然止步,甚至遭到犧牲,主要是朋友害了他。而魯迅之所以始終前進,一直在時代的前頭,也未始不是得到了朋友的幫助。”在誌同道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友誼,是萬古長青的,它經得直任何考驗。與品質高尚的人交朋友,結下的真摯友誼是事業成功的推進器,是處世的恰到好處。
9.一個有修養的人總會有好的人緣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
有德行的人決不會孤單,必定有人來作鄰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類相從,同聲相應。有德的人,必定會有有德的人與你親近,如此就不會感到孤獨。如果你正在修身進德,就大可不必為沒人了解,沒人親近而苦惱,孔子不是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話嗎?
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大學》裏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為道德而活著,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認為如果寂寞能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問真道德了。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儒家是講究積極入世的,在現世做出一番事業和貢獻是儒家夢寐以求的,孔子當然也不例外。可以說,孔子的所有作為都是以在社會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目的的,通過個人的努力來改造社會是孔子的理想。孔子把“仁”從人性與人際關係的立意上引申到了兼善天下這一層次,強調要把內在的精神修養擴展出來而為他人、為天下做出貢獻。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不光這樣說,他也這樣做了,如周遊列國,授徒講學等等。孔子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是真正的仁者。他對自己的“仁學“抱有極堅強的信念,矢誌不渝。他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他還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