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到了新公司一開始就想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見到每個人都做出親熱的表示。有時他還裝出很隨意的樣子,大方地到剛認識的同事家拿這拿那,結果把自己弄成一個很令人討厭的角色。小黃則正好與小江相反,對任何人都昂然相對,擔人於千裏之外。還是小陳做得合適,把自己的熱情控製在一定程度上,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顯得自然得當。
什麼事都不能急,與人頻繁接觸要麼讓對方感到你是個喜歡向人套近乎的人,要麼使人懷疑你有什麼動機,想達到什麼目的。
唐代京城中有位竇公,聰明伶俐,極善理財,一開始他在京城中四處逛蕩,尋求賺錢門路。某日來到郊外,卻見青山綠水,風景極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嚴整。一打聽,原來是一權要官宦的外宅。他來到宅院後花園牆外。但見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進,有水出,但因無人管理,顯得有點零亂肮髒。竇公心想:生財路來了。水塘主人覺得那是塊不中用的困地,就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他。
竇公買到水塘,又湊借了些錢,請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進出水道,種上蓮藕,放養上金魚,圍上籬笆,種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權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後花園時聞到花香,到花園後一看,直饞得他流口水。竇公知道魚兒上鉤了,立即將此地奉送。
這樣一來,兩人成了朋友。一天,竇公裝作無意地談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說:“我給您寫上幾封信,讓地方官吏多加照應。”
竇公帶了這幾封信,往來於幾個州縣,賤買貴賣,又有官府撐腰,不幾年便賺了大錢。而後又回到京師。
他早已看中了皇宮東南處一大片低窪地。那裏因地勢低窪,地價並不貴。竇公買到手之後,雇人從鄰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後在上麵建造館驛,專門接待外國商人,並極力模仿不同國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經建成,便顧客盈門,連那些遣唐使們也樂意來往。同時又辟出一條街來,多建妓館、賭場甚至雜耍場,把這條街建成“長安第一遊樂街”,日夜遊人暴滿。不出幾年,竇公掙的錢數也數不清,成了海內首富。
竇公為了釣到宦官不惜血本作釣餌,又耐性極好,魚兒上了鉤竟然渾不知覺。他的這種技巧乃“放長線,釣大魚”。
善於放長線、釣大魚的人,看到大魚上鉤之後,總是不急著收錢揚竿,把魚甩到岸上。他會按捺下心頭的喜悅,不慌不忙地收幾下線,慢慢把魚拉近岸邊;一旦大魚掙紮,便又放鬆釣線,讓魚遊竄幾下,再又慢慢收釣。如此一收一馳,待到大魚精疲力盡,無力掙紮,才將它拉近岸邊,用提網兜拽上岸。人情操縱也是一樣,如果追得太緊,別人反而會一口回絕你的請求,隻有耐心等待,才會有成功的喜訊來臨。
不過,在為人上孔子強調“忠恕”二字,孔子也沒有反對,忠是對待君王上級,恕是對待朋友下級;忠於事業,恕以待人。忠誠於自己所崇敬的人和事,就能夠完成自己的社會價值;寬恕地對待自己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就能夠實現人生的價值。
能夠用忠恕去行事待人的,那一定是君子,而君子行事所把握的尺度,就是一個合理或者適宜,這就是義。義者,宜也。做事得宜,合情合理,就是義。君子明白道義,所以才能實行道義;小人正是因為不能夠著眼於道義,隻圖的是眼前小利,所以才被命名為小人。
在平時,與同事朋友或者領導,要掌握分寸,不要成天泡在一起,尤其千萬不要屢次揭他們的短處。人都有臉,有恥辱感,而且一口也吃不成個胖子,所以凡事不要著急。所以,勸說領導,一旦著急,次數多了,就會招致羞辱,因為他一時還放不下自己的麵子;勸說朋友,也不能著急,時間或者次數多了,連朋友也都會疏遠了。所以,一定得要講究策略和方法。
11.朋友有失,直言規勸
處父兄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遊之失,宜剴切不宜優遊。
——《菜根譚》
《詩經》說:“嚶嚶鳴矣,以其友聲。”周興嗣《千字文》寫道:“交友投分,切磨箴規。”朋友有什麼過失,應該親切誠懇地直言規勸,絕對不可以由於怕得罪人而模棱兩可,眼看著他繼續下去。發現朋友有什麼過失時,應該直截了當地批評。絕對不要怕得罪他,使他的錯誤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