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待人的方法,有人說:“對待君子容易,對待小人困難。對待有才能的小更難,對待有功勞的小人就相當難了。”這就隻好以寬大渾厚來處置了。對待君子要這樣,對待小人更加如此。無論對待任何人,總要為他留有餘地,使他存有顧惜。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也會早晨做小人,晚上轉念成為君子了。
呂坤說:“人到了無所顧惜時,君父之尊,不能使他嚴肅;鍋煮的酷刑,不能使他害怕;千言萬語,不能使他明白。到了這個地步,就是聖人也無可奈何了。聖人知道他是這樣的,每次就會保留他的麵子,體恤他的私情,而不致使他無所顧忌。”
5.與人交往以信相守
尊之信之,以為手足;尊之重之,以為蓍龜。
——蘇轍《門下侍郎孫固乞致仕不許不允批答二首》
在美國聖多加諾廣場,和平鴿起初是與人親近的,隻要你手捧麵包屑站在廣場上,這些鴿子就會飛過來,站在你的頭上、肩上、臂上,啄你手中的食物,有時你甚至一招手或做出手捧麵包屑的樣子,它們也會飛過來和你合影,供你撫摸。可是現在不行了,因為在這兒做樣子的人太多了,有些賭徒和酒鬼手裏沒有麵包屑,隻是做出樣子,鴿子一次次地飛起來,一次次地被欺騙,結果,你手裏即使捧著麵包屑,它們也不飛來了。
可見信用是多麼的重要,鳥兒被騙都會如此反應,何況人。16世紀末,為了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對印度洋航線的壟斷,同時也為了攫取更大的利潤,荷蘭人試圖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通往中國和東印度群島的航線。1596年,荷蘭人組織了一次探險航行。在這次航行中,威廉·巴倫支成為了舉世矚目的英雄,北冰洋西麵的海洋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讓人們久久難以忘懷的並不是巴倫支那傳奇般的探險經曆,而是那些無名水手的誠實與信用。
探險隊啟程前,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把一些準備與中國進行貿易的貨物裝上航船。當探險隊抵達北冰洋後,夏季結束,使得探險船被凍結在冰水中,在饑寒交迫的極端的環境下,他們沒有丟掉那些貨物,當水手們獲救上岸後,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商人的貨物晾幹。探險隊回到故鄉後,隊員們早已財盡囊空,但臨行前商人們所托付的貨物卻全部歸還他們。這些水手們身上所體現出的信用使命感和忠誠感,這種道德約束,良心的承諾,就是信用的力量。有了信用,彼此間才能夠以誠相待;有了信用,彼此間才能夠溝通、合作。
與人交往貴在以道相合,以義相聚,以信相守,以心相應;貴在互相敬重,互相信賴、互相體諒、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而最要禁忌的是,以權利害相交。以勢力相交的朋友,勢力傾倒就會絕交;以利益相交的朋友,利益沒有就會疏散。以富貴、功名的利害相背就會離開。惟有以道義相交,性情相交、肝膽相交、真誠相交,才會深切長久,才不至於被富貴、貧賤、患難與共難、利害所分離。
人與人之間如果不能互相操守大道,互相勉勵大義,互相守住忠信,互相以心相應,互相勸導為善,互相規範於過,互相砥礪以清廉,互相鼓勵以恥,卻隻是互相裝飾,互相憑借引援,互相以朋黨相利用,互相以比周相給與,就是朋友滿天下,稱譽天下,也是庸俗之輩;就是功成名就,顯身揚名,也是奸雄狡詐之徒,也無益於人民,無益於社會。
馮從吾說:“論交往,應當親近君子而疏遠小人;論度量,應當敬重君子而寬容小人;論學術,應當效法君子而感化小人,不能開化的就施以仁德。“方孝儒說:”貴為君子的人,就能兼容並蓄,使才智能夠自現,愚昧不肖的人可以自全,所以天下沒有遺棄的怨恨。“
蘇伯衡說:“有求於人而不加以親近,無求於人也不加以疏遠,這就是君子的行為。有求於而惟恐不親近,無求於而惟恐不疏遠,這就是小人的行為。”有求於而不更加恭敬,無求於人而不更加驕傲,這是君子的行為。有求於就奴顏媚骨,無求於人就盛氣淩人,這是小人的行為。
呂坤說:“見利向前,見害後退,共同有功專美稱自己,共同有錯就推罪於他人,這是小人的常態,更是大丈夫所感到恥辱的行為。”天玄子說:“見利也不跑向前,遇到禍害也不躲避,這是君子所做的事。有名聲就攬給自己,有毀敗就歸於他人,這是小人所做的事。”他又說:“從善如流,嫉惡如仇的人,是君子;從善好像登天,從惡好像山崩,是小人。”
6.如何掌握“觀誠”的方法
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須眉而察理矣。
——《荀子》
《禮記·大學》雲:“誠於中,形於外。”“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易傳·文言》在論述坤卦“六五”這一中爻的含義時也說:“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這都可以與《中庸》所闡發的這種“中庸”之道互相發明。
俗話說,“知人知麵不知心。”這種現象很多,例如,有兩位戰友在戰爭年代他們同甘共苦,後來一位因犯一般錯誤離開部隊。在“文革”中,他的這段曆史被當成嚴重曆史問題,他因此被錯誤的批鬥。為了說清問題,他去找當年的戰友為自己的問題作個證明,可是這位當了領導的戰友卻怕連累自己,拒而不見,說不認識他。這位老兵傷心地掉下了眼淚。很顯然這位領導在關鍵時刻太不夠朋友了。這種做法和落井下石有什麼區別呢?現實中“隻共苦不同甘”的人可謂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