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和為貴”,誠信做人的準繩(2)(2 / 3)

當然,以誠待人,吃虧不計較,看重友誼的還是多數。但是,在利益得失麵前,每個人總會亮相的,每個人的心靈會鑽出來當眾表演,想藏也藏不住。所以,此刻也是識別人心的大好時機。

有的人在一時一事上可以稱得上是朋友舊子久了,共事時間長了就會更深刻地了解他們的為人、他們的人品。“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如此長期交往,長期觀察,便會達到這樣的境界:知人知麵也知心。

當某朋友對你,尤其你正處高位時,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結交,而不是看中你這個人本身。這類朋友很難在體危難之中施以援手。

與人交往既要知人知麵,更要知心。對於觀察人來說,不能一概而論,孔子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的感歎。要想做到謹慎周詳,萬無一失,就得做多方麵的考察、推究。

富貴了觀察他怎樣施禮,貧窮時觀察他怎樣守德,受到寵愛時觀察他是否驕傲,感覺不明顯時觀察了是否害怕。小年人觀察他是否恭敬,壯年人觀察他的廉潔,老年人觀察他的憂慮。又父子之間,觀察他們的慈孝;兄弟之間,觀察他們的信用與畏懼。審察他的住處,觀看他的禮儀;審察他的喪哀,觀看他的貞良;審察他的出入,觀看他的並友;審察他的交友,觀看他的態度。考驗他以觀察他的信實,提攜他觀察他的知識;遇到難事,觀察他的勇氣;麻煩的事觀察他怎麼做;讓他進入利益之中,看他是否貪,以嚴厲對他,以觀察他的不屈服;給他高興的東西,看他是否輕浮;發怒時看他能不能持重,醉酒以後觀察他的失態;放縱他以觀察他的常態,指使他遠行以觀察他有沒有二心;近處觀察他不倦。探取他的誌向,以觀察他的情懷;考察他的正反麵,以觀看他的誠心;遮蓋他的微言,以觀看他的信守。這些都是人們總結出來的觀誠的方法。

要想觀察人沒有錯誤,可以因人而用。有的人愛好名聲,就以名聲利用他;愛好利益的人,可以用利來掌握他;重道的人,可以用道來支配他;重德的人,可以用德來支配他;以清高自任的人,可以用清高來支配他;以仁義自任的人,可以用仁義支配他;有所想的人,可以遂他所想而支配他;有所愛的人,可以因他所愛而支配他。或因他的聰明,或因他的愚笨,或因他的勇敢,或因他的怯懦,或因他的利,或因他的害,或因他賢,或因他的不肖,無所不因,則無所不支配。或左他,或右他,或反他,或激他,或怒他,或誘他,或安他等等,再變通靈活而用,就是掌管人的方法。

7.如何培養坦誠麵對錯誤的勇氣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

《中庸》上說:“修養自身,要根據道的規定。”用道來要求自身,常常會發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因此《中庸》又說:“用仁的準則來修治培養道。”這是從修養自身進一步談及對於人道的修治辦法,因此提出仁義禮三種美德作為準則。

《周易》說:“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尚書》說:“改過不吝。”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過錯,但隻要真誠麵對,把錯誤改過來就行了。

有個朋友對我說:“公司的業務上升得很快,而我就是其中業績最好的人。驕傲的本性使得我在平時擺出了與眾不同的姿態,我看不慣別人的工作生活方式,認為他們的業餘活動都是在浪費時間。我總是想幫助他們,但是到了實際說出話來的時候,又變成了教訓他們。冷眼,與背後的流言漸漸地多起來了,最後,我明顯地感覺到連老板也開始對我不滿意起來了,不再賞識我。一年多的時間,我走到了懸崖的盡頭,不得不離開了。”

你要得到上司的賞識,或者要搞好人際關係,為人坦誠是很重要的。但是,人要是想做事就難免犯錯誤,除非你什麼也不做。在工作中犯錯誤是常有的事,但造成大問題的時候,許多人的做法往往是以隱瞞的手段來應付,久而久之,上司一旦知情,其局麵就難以挽回。如果你能主動向上司報告。就會使你顯得更加具有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並具有勇於承認錯誤的精神。要及早地發現問題並且及時報告,這樣容易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來控製局勢,扭轉乾坤。你一定要正確地去對待自己犯下的錯誤!

波普說:“錯誤在所難免,寬恕就是神聖。”躲躲閃閃不是處理過失的好辦法,而開門見山說出事情的真相,通常是最好的策略。既然失誤已經發生,上司遲早都會知道,隱藏或是將責任推開等,都是過錯之後再犯過錯。有些人出現差錯後的第一個反應是逃避,想方設法兜圈子,不想涉及問題,可是弄巧成拙後反而讓自己更下不了台。“紙始終是包不住火的”因此,你沒有必要不坦誠,交待了事情經過,反而覺得心裏沒有壓力感和負疚感,這時,你會發現,問題並不見得如你預想的那麼糟糕和嚴重。因而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的失誤,是為了找到失誤的原因,與上司和同事共同討論彌補過錯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