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與領導的虛實賬:生存隻在謀略間(1)(2 / 3)

在現實生活中,既有誠實的上司,也有虛偽的上司;既有大公無私的上司,也有自私自利的上司。作為下屬既要看到值得尊敬的上司,又要警惕各種危險的上司,欺上瞞下的上司便是一種危險的上司。他們從來都是和顏悅色,從不威脅別人,但他們從來都是善於玩弄手段,隱藏事情真相,絕不會對你、對任何人講真話。他囑咐你做事,卻不會把要你做此事的真正原因告訴你。他玩花招、耍手腕,真的認為他能在智力上戰勝你。他並不是在幫助你,而是在利用你擺脫那些他自己惹出的麻煩。

這種上司會突然走到李四麵前,煞有介事地說:“我最信任你,我想從你們幾位下屬中安排一個人來做一件工作,所以要了解你們幾位下屬的人品和能力。我知道你很為難,但沒有關係,在不妨害你的前提下,請你給我提供一些情況,我一定替你保密。”看到上司這麼誠懇,李四就把各位下屬的優缺點客觀地向上司做了彙報。

沒想到上司卻把李四的意見添油加醋後對張三說:“你對李四要小心,雖然你們是同事,但他說你……,你千萬不要太大意了。”

受到上司如此的信任,張三又把各位同事的優缺點向上司一一作了陳述。

像這樣的上司,總會利用各種各樣的下屬,假裝和你很親密,以表示自己對下屬的信任,而有些下屬自以為碰上了信任自己的好上司而心懷感激,因此拚命收集情報向上級彙報。沒想到上司竟用這種方法來誘騙下屬互揭隱私,造成下屬之間的各種矛盾,從而更有利於上司對下屬的控製。

和這樣的上司相處時要知道他的做法都是不道德、不合理的,采用的手段也是卑劣的。他如果讓你幫忙做什麼事的話,你要巧於應對,先思而後行。假如你不能做他要你做的事,你就要設法躲避,但同時又避免觸怒他,以防他日後伺機報複你。

即使他言而無信、出爾反爾,你也要始終保持冷靜,處理相關的事要敏捷、老練。如果他搞陰謀詭計引起麻煩,那是他的問題,沒有你的事。你要變被動為主動,讓其陰謀不能得逞。如果事情引起的後果不是很嚴重,且不造成損失傷害,也可以聽之任之;但當它的危害性可能較大時,便絕不可視之為兒戲。從這幾個因素出發,綜合地考慮其中的利害與得失,便能夠較為明確地采取相應的方法加以防範。這不僅事關係公司的利益,甚至對社會都有危害,你就要挺身而出訴諸法律。

3.找準火候巧妙爭辯

一味盲從是懦弱無能的表現,辯護不等於逃避責任。被上司批評或指責,雖然應該誠懇而虛心地聽取,但並非說你一定要忍氣吞聲,不管他說得對不對都要全盤接受,必要時應該勇於為自己辯護,並且要做積極的辯護。

有的上司天生脾氣暴躁,他的情緒很容易失去控製。這些上司經常會為了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對下屬大發脾氣,有時根本就不是下屬的錯誤,他也會不分清紅皂白地指責下屬,甚至還會不分場合公開地斥責下屬。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作為這種上司的下屬,你應當把握時機,積極辯護。

積極地辯護絕對不等於逃避責任。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在麵臨麻煩的時候常用辯護來逃避責任。其實,這就是走到另一個極端了。這種推卸責任的辯護,偶爾為之尚可原諒,倘若一犯再犯,肯定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我們說的積極辯護並不是那種為了逃避責任的狡辯,而是一種正當的自我保護行為,是應對脾氣暴躁上司的一種有效方法。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時候做錯了事的責任不在下級,大部分是在上司或其他人,這時就應大膽辯解。不辯解,隻能使上司對你的印象更加惡化,而絲毫不會考慮到他自己也有責任。

所以,工作中尤其是下屬與上司之間,在因地位不同而發生意見相左的情況下,不要害怕自我辯護會被認為是頂撞。應積極地說明理由,沉默不語隻能使問題更加複雜而難以化解矛盾。

也許大多數與脾氣太大的上司相處的人都曾產生過辯解的想法,可是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和方法,不知道自己應該什麼時候辯解,也不知道自己應該采取哪種方式加以辯解。

與脾氣太大的上司相處的確很難,而想要向他解釋事實的真相就更難。因此遇到這類棘手的對立狀態時,更應該積極辯解,明確責任。

其要點大概有如下幾個方麵:

一、不要畏懼。

許多人都很害怕這種上司,看到他火冒三丈的樣子心裏就直打哆嗦。對於那些脾氣太大的上司,你千萬不要心存畏懼。其實,這根本就沒有必要,他脾氣再大也不會活活吃了你。

經驗證明:越是嚷得凶的上司,往往心越軟。況且他隻是脾氣上來時才那樣不可理喻,等到發完脾氣之後就又變得心平氣和了。

還有一種脾氣大的上司是外強中幹。正因為他們內心裏不自信,不踏實,沒把握,所以才借大發雷霆找回一絲餘威。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沒必要懼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