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與同事的摩擦賬:穿上防身鎧甲(1)(3 / 3)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與你不合作的同事並不是主觀上持有與你不合作的態度,而是他從沒有參與過同你的合作,根本不了解你的工作,不知道與你合作的意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想辦法使對方加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來,讓他在與你一起工作的過程中,親身感受到與你合作的意義,這樣,你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他的合作。

有一次,《紐約論壇報》的總編輯雷特想物色一位有才幹的助理編輯。雷特瞄準了年輕的約翰?海,他剛從西班牙首都馬德裏被解除了外交職務回來,而且正準備到伊裏諾州去從事律師工作。

怎樣才能使約翰?海舍棄自己的誌向,而答應在報館裏為自己工作呢?看看雷特是怎樣做的:

有一天中午,雷特請約翰?海到一家俱樂部吃飯,並在飯後提議到報館裏去玩玩,從許多電報中,他找到了一段重要的消息。那時恰巧國外新聞的編輯不在,於是他佯裝很苦惱地對約翰?海說道:“我快要被工作淹沒了,來吧,替你的朋友分憂,給明天的報紙寫一段關於這消息的社論吧!”看到雷特那副樣子,約翰自然不好意思拒絕,便提起筆來就寫。社論寫得很好,報社社長也同意了,於是雷特請他再耽擱一星期、一個月,漸漸地勸他擔任了編輯職務。約翰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他回家鄉去做律師的誌向,而留在紐約做新聞記者了。

正是由於雷特誘使約翰參加了編輯工作,用既成事實消除了約翰不可能與自己合作,而要去做律師的可能,即由可能的不合作而轉變成真正的合作者。

上例中的總編輯雷特正是成功地運用了“既成事實”這一巧妙的方法,才獲得了約翰的合作,為自己找到了一位有才幹的助理編輯,同時也給報社帶來了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既成事實”是說服同事合作的又一巧妙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有同事不願與你合作,你可以事先通過各種方法誘導對方參與你的工作項目,然後再逐步地說服對方。

4.主動示好,打開有敵意者的心門

處處與你為敵的同事總是喜歡與你唱對台戲,他們往往寧可自己一件事也幹不成、幹不好,也要拆你的台。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和持續,在應對這種同事時應當主動示好,盡量增加與其聯絡感情的機會。

在工作中,誰都想和周圍的同事友好地相處,誰也不得罪,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同事之間產生意見和衝突是很正常的事,你不可能讓每個同事都和你的意見一樣,甚至你周圍有些同事還處處在與你為敵。

當你就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建議時,他們總是站出來提一種與你恰恰相反的意見,還在言辭中不時地指出你的建議的不妥之處;當你有事需要他的配合時,他即使是閑著沒事也不會過來幫忙;工作之餘,你給大家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笑話,還沒聽完他甩出一句“沒有意思”,然後扭頭就走;當你完成了一項很艱巨的任務,受到領導的表揚和同事的讚揚時,他卻在一旁嗤之以鼻。這樣的同事存在於你身邊,雖然沒有直接采取武力傷及你一分一毫,但卻總是會破壞你本來很好的心情,甚至會搞得你很尷尬、難堪。同時也會大大影響你的工作效率,因為你的建議常因他的否定而拖延,你需要他幫忙時,他不會積極地配合。無疑,這樣的同事是極難相處的,也許他們不會像某些小人作風的同事一樣害你,但是你卻時時能感覺到他對你的敵意。

其實人與人之間,很少會有不共戴天之仇。在辦公室裏,同事之間的摩擦總是免不了的,隻要矛盾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地,總是可以化解的。記住:敵意是一點一點地增加的,也可以一點一點消除。不過,化解敵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商場上的人都知道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同事間的相處也一樣,隻有大家和平共處,才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同事間每天都為各自的觀點和利益爭吵不休,那誰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兩敗俱傷。因此,在與同事相處時,還是主張和平共事,友好相處。

比如有一位同事,他與你合作一個項目,他心底裏原來對你十分不滿,不但對你非常冷漠,有時甚至你跟他說話,他也不理不睬。

既然他對你的敵意十分明顯,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就不能佯裝不知了,而應當主動向對方示好,你可以在其他同事不在場的情況下問他:“我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好得罪你了?”一般情況下,他會冷冰冰地回答你“沒有那回事。”此刻,你不要囿於麵子覺得自己是自找沒趣,不知該如何是好,其實你完全可以巧妙應對。

既然他說沒有不妥,你就乘機說:“真高興你親口告訴我沒事,萬一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你一定告訴我,我樂意改正。說句心裏話,我很珍惜咱倆的合作關係。如果你不介意,一起去吃午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