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與同事的摩擦賬:穿上防身鎧甲(2)(3 / 3)

楚王無言以對。

當對方的問題很難回答或發問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錯時,那就不要回答,你可以把問題再還給對方,將對方一軍。

比如,有一個國王故意問阿凡提:“人人都說你聰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數清天上有多少顆星星,我就認為你聰明。”阿凡提說:“如果你能告訴我,我騎的毛驢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訴你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這種技巧就是給予對方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看起來與對方的問題不相幹,幾乎沒有回答他的追問,但實際把問題還給了他,使對方不能對你再進行無理的刁難。

7.回擊挑撥離間者

在社會生活中,有許多人常常被那些愛挑撥離間的人所困擾,這種愛挑撥離間的人往往是無中生有地挑起一些是非,以離間他人關係為目的。他們深知“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道理,用種種卑鄙的方法離間別人,挑起別人之間的矛盾。等到被離間者相互爭鬥時,他們卻從中獲利。對付這種人,千萬不可魯莾行事,講究策略是關鍵。

一旦你與善挑撥離間的人在同一個辦公室共處,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這樣的人起禍心時給公司帶來的殺傷力非常之大且迅速,隻要一不注意或處理不當,便有可能使公司內部硝煙四起。應付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隻能防微杜漸,不讓這類人進來,或一經發現就予以堅決製止、迅速消除。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挑撥離間者危害甚大,與這類人共處時,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是非之爭中,那時想全身而退已是不可能了,因此在與周圍同事相處時,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認清挑撥離間者的廬山真麵目。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形象地表述了愛挑撥離間者的真正目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愛挑撥離間者之所以要費盡心思地挑撥他人關係,其原因就是想從被離間者的矛盾中獲取某些利益,如果無利可圖,他們是絕對不會花那麼多心思的。

挑撥離間的行為通常是伴隨著利益衝突而實施的,離間者往往是被離間者發生矛盾後的直接或間接受益者。

小張、小黃和小李同是某公司的職員,小張因為公司把項目分配給小黃和小李而十分不滿,所以,他在小黃麵前挑唆小黃和小李的關係,使小黃和小李不能同心合作,在小黃和小李吵翻後,小張終於拿到他一心想拿到的項目,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讀完這個在辦公室經常發生的故事,我們不由得會想,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同事該有多麼可怕,一旦成為這些同事離間的目標那豈不悲慘至極了嗎?一點兒不假,挑撥離間的危害性之大,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盡量不要成為挑撥離間者的攻擊目標。當然,這就要求你掌握正確的應對技巧,從容應付這些愛挑撥離間的同事。

首要的一條就是以事實為根據,尊重事實。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證自己的言行正直坦蕩,在與愛挑撥離間的同事相處時,更應當如此。在聽到挑撥離間的閑言碎語時不信、不傳,既要做到自重、也要實現互重。

自重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在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時,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與比自己強的人交往,需要誠懇、虛心;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需要謙和、平等。而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則需要正直、坦蕩,就是我們說的對閑言碎語不信、不傳。認識事物要有正確的方法,判斷事物要有充足的依據,一句話,就是看問題要全麵,不要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見解。

除了自重外,互重也是很重要的。背後議論別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幫助別人改正這種習慣是應該的。幫助他人改變這種小人惡習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對方,以朋友式的態度,善意地規勸對方。或者想法巧妙地引導對方獲得正確地認識事物的方法,比如,當對方談論他人時,可以先順著對方的話音,談談這個人確實存在著缺點,然後再談談他人的長處,從而形成一個正確的結論。如果有些同事挑撥離間的惡習已成為其性格特點,那麼你就幹脆不理睬他。

我們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罷”,我國還有一句俗語,叫做“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慌”,隻要你自己對得起良心,隻要你行得正、站得直,你就不怕這種小人行徑。

另外,在應對挑撥離間的同事時,你要特別注意不要一聽到搬弄是非的話,就立即去找人對質,更不要一時性急,去找人“算賬”。這會使同事們把你和他都看成是沒見識的人。這樣你就恰恰中了挑撥者的奸計。

8.以靜製動,與“告密”者保持距離

當聽到有人向別人告你的“密”或是有人向你告別人的“密”時,要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頭腦冷靜,並與“告密”者保持適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