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在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但隻要你用心去做,往往會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感謝那些給你出難題的人。
適應社會是為了改造社會
不能適應社會,就不會被社會接受;隻知適應社會,則可能被社會同化。聰明而成功的人,絕不隻是順應潮流、緊跟潮流、隨波逐流,而是努力追上潮流,引領潮流。
在社會中,逆流而上固然是不好的,但隨波逐流的人同樣毫無建樹。人性和水性有極大的相通之處,做人也應當像水一樣,既能屈也能伸,既要盡力適應環境的需要,也要努力通過一點一滴的長期奮鬥而改變環境。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成為一個傲立潮流的成功者!
從前,有一個人在社會上總是很落魄,不得誌,有人就向他推薦智者。
他找到智者,訴說了自己的困窘和苦惱。智者沉思良久後,默然舀起一瓢水,問他:“這水是什麼形狀?”
那個人搖搖頭:“水哪有什麼形狀呀?”
智者不答,隻是把水又倒入杯子。那個人若有所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
智者無語,再把杯中水倒人旁邊的花瓶。那個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您是想通過水告訴我,社會處處像一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像什麼形狀。您的意思是要我必須適應社會啊!”
智者點頭默認,輕輕提起花瓶,把水又倒人一個盛滿沙土的花盆。剛才晶瑩清亮的水,一下便滲入沙土,不見了。智者低身抓起一把沙土,歎道,“看,水就這麼消逝了!”
那個人陷入了沉默的思索,對智者的話咀嚼良久,然後高興地說;“人生就像這水一樣,如果摻人的雜質像沙土一樣多,超過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會突然、迅速地消逝,失去自我。”
“是這樣。”智者拈須,轉而又說:“但又不完全是這樣!”說完,他走出門去,那個人緊隨其後。
在屋簷下,智者俯身用手在青石台階上摸了一會兒,然後停住了。那個人也把手指伸向智者的手指所觸之地,他感到有一個凹處。他有些不解,不知道這個本來平滑的石階上的小窩中藏有什麼玄機。
智者點撥道:“每到雨天,雨水就會不停地從屋簷落下來,這個凹處就是水滴下來的結果。”那個人終於醒悟過來了:“人生在世,經常會被裝入各種各樣的容器,所以人應當像水一樣學會適應;但是,如果容器中雜質的含量過多,超過了水的承載能力,水就會消失,所以人不能一味隻知適應社會,失去自我。做人,要像這小小水滴一樣,通過不懈的努力來改變這堅硬的青石板,直到衝破容器的限製和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