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北京市資源環境現狀分析(2 / 3)

2000年至2008年北京市能源消耗總量、可供本地區消費的能源量及GDP、人口數量的統計數據。通過比較曆年數據,分析這些年反映在能源消耗同經濟增長關係方麵的關係。根據顯示,北京市能源消耗總量、可供本地區使用的能源量同GDP、人口數量均呈逐年上升變化,表明北京市經濟增長同能源消耗的相關程度高於同汙染排放的相關程度。曆年的能耗總量增長速度明顯低於當年的GDP增長速度,表明北京市的GDP增長已經與能源消耗實現了相對脫鉤。而能源消耗增長速度快於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均能源消耗呈逐年上升趨勢。

持續增長的能源需求和消耗加劇了北京市的環境壓力,如果不改變目前北京市高資源消耗的現狀,北京市的高速經濟增長將難以維持。

(二)水資源狀況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五大水係:拒馬河水係、永定河水係、北運河水係、潮白河水係、薊運河水係。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全市有水庫82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北京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地區,屬111個特貧水城市之一,水庫存水量是中國下降最快的三個城市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300m3,相當於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30、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8,遠遠低於國際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水資源緊缺已成為製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第一瓶頸。

2009年全市水資源消費量為35.5億m3,同比增長1.14%,按2005年可比價格計算,萬元GDP水耗為32.78m3,下降8.12%。

三、汙染排放狀況

汙染排放物的主要類型包括氣體汙染物、水汙染物及固體廢棄物等多種類型,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每年公布的《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上對北京市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進行了統計,包括SO2、COD及固體廢棄物幾種類型。

根據無量綱化數據繪製折線圖。北京市2009年的GDP相比2000年有大幅度提高,同時,SO2、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則逐年下降,2009年SO2排放量相比2000年下降了46.94%,2009年的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則僅占2000年的0.24%,下降幅度非常明顯,這表明北京市這些年間空氣及固體廢棄物汙染治理成效明顯,從而使SO2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同經濟增長實現了絕對脫鉤。COD的排放量盡管也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明顯小於GDP增加幅度,基本保持持平狀態。另外,根據顯示,COD排放量與人口數量基本保持同步增加,且增長率略高於人口增長率。隻有2003年COD排放量增長率低於同年人口增長率,表明北京市的COD排放同居民生活活動可能有較大關係,2003年的COD排放量增長率變化可能源於非典期間居民生活的健康化。

北京市在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中一直走在中國前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單位能耗持續下降,2005—2009年,北京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37.67%,化學需氧量削減2.17%,全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從234天增加到285天。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方麵,城八區從95.1%增加到99%,郊區從46.6%增加到85%。城八區汙水處理率從70%增加到94%。

北京市始終圍繞建設“綠色北京”的目標,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堅持政策規劃引導,依法推進節能減排,製定了專項規劃,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法規,成立了節能監察大隊,加強執法監督。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堅決退出“三高”企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在重點節能領域,采取積極推進政府機構節能改造等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如:加強水汙染防治,加大節水管理力度,規劃建設14座大型汙水處理廠,加強鄉鎮汙水收集處理,著力創新機製,保障節能減排長效化等。

四、北京資源環境特征

(一)資源環境壓力特征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歸納出北京市環境壓力現狀的主要特征。

(1)物質資源及能源壓力逐年增長表明當地居民活動對生物資源產品及能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北京市的生態承載力水平有限,自身生態承載力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資源能源需要。超額資源及能源需求成為限製區域發展的障礙,可供地區消費的能源量增長速度不僅低於經濟整體增長速度,而且略低於地區能源消耗總量增長速度。